范学新作为文博专家,在访古寻今的历程中与长城缔结了深厚的感情,浓浓的长城情怀,又让他把文物保护与长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本期《洞见长城》跟随范学新的脚步,带您走近延庆长城沿线的古村落及文化,感受长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位于赤城县北的独石口,因有一座孤石而得名,是明宣府镇、外长城上的一座重要关口。建在白河源头、雄踞冰山脚下和长城要隘的独石城,素为兵家必争之地。
在昌平区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他们生活在长城脚下,怀揣着守护家园的梦想,用脚步丈量着长城的长度、历史的厚度、文明的广度,他们就是长城“守护者”,他们用最普通的行为书写着最不普通的故事,他们守护的不仅是这奇迹本身,更是亿万个肩膀重整山河的赤诚之心。
10月28日,作为2023年北京长城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长城古镇 盛世繁华”为主题的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长城庙会拉开序幕。
张家口沽源县境内的战国燕长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时修建多由石块堆砌而成,经过岁月的洗礼,已不复当年的雄伟,但依然是十分珍贵的历史遗迹。
老郭懂长城,更懂长城的故事。他不仅担当长城文化的传播者,更要当好它的守护者。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境内的山海关长城,全长27.639公里,系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第一座险要关隘,故有万里长城“天下第一关”之称谓。
近日,由河北省文物局组织开展的“行走万里长城 见证保护传承”——长城重要点段媒体采风活动,通过行走长城,探寻长城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河北故事。河北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在近几年的建设实践中,不仅长城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长城沿线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也呈现出全新面貌,谱写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河北样本”。
让我们一起沿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一览塞外秋色风光,开启一段大美三晋自驾之旅。
山西是长城分布较多的省份之一,朔州更是长城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和精粹区,共有327公里长城遗址、1649处古堡和烽火台,堪称中国长城的历史博物馆。
内蒙古自治区与山西省在呼和浩特市签署《关于加强长城联合保护利用的协定》。
朔州市地处山西省北部,是伴随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一座新兴城市,但却拥有着厚重的历史。自古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此碰撞交融,万里长城和茶马古道在此交会。长城是朔州市一张亮眼的名片,当地现存长城各类遗存共计1649处,长约327公里。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境内的明长城,属明长城中段,保存完整、规模浩大,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现存明长城中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一段,也是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开展了一场关于“积极推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蒙古段)建设”的对口协商,与会人员围绕当前现状、经验成效和存在不足,坦诚交换意见,为进一步促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蒙古段)建设做出成效建言助力。
内蒙古境内明长城总长706332.6米。 内蒙古境内明长城按分布地域,大体可以分为两大块,第一块分布在内蒙古中南部的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第二块分布于内蒙古西南部的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内蒙古自治区与山西省在呼和浩特市签署《关于加强长城联合保护利用的协定》。
很多人不知道,吉林省也有长城。长城吉林段是我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通化汉长城、唐代老边岗土墙和延边边墙组成,涉及11个县(市、区)。
我国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它们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听考古人员讲述吉林通化的汉代烽燧线是如何用地毯式搜索的方式调查发掘出来的。
“南台子古城址”是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国家文物局和吉林省文物局的委托,在对吉林省通化县进行的中国长城资源调查——秦汉长城的专门调查工作中发现的,标志着目前秦汉长城的最东端将重新界定为吉林省通化县“南台子古城址”,而并非普遍认为的辽宁省新宾县旺清门镇孤脚山烽燧,使秦汉长城最东端向东推进了10.9公里。新华网长春9月22日电我国考古工作者近日在吉林省境内首次发现一处秦汉长城障塞遗存,该发现使秦汉长城的东端起点又向东推进了10.9公里。据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品部主任、吉林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队队长赵海龙研究员介绍,该遗存名为“南台子古城址”,位于吉林省通化县三棵榆树镇镇南约0.5公里的一级阶地上。
书画家通过深入生活的细腻笔触,记录当下中国时代进步跨越发展的秀丽风景,以藉此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凝聚艺术力量,吉林创造写生基地的创立,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书画家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6月8日,中国长城学会、中国长城书画院、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长城书画院吉林创作写生基地揭牌仪式暨2018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龙宝斋艺术馆举行,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海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邹立颖及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美协主席王晓明在揭牌仪式上致辞。龙宝斋艺术馆馆长、中国长城书画院吉林写生基地主任龙野也表示,文化艺术本就是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于时代生活的文艺创造,中国长城书画院更是书画界精英的殿堂,此次以中国长城书画院在吉林创立写生基地为契机平台,走出去、请进来,推动吉林美术家与全国各地书画艺术家进一步的交流与创作,创造出引发群众共鸣的优秀作品。
金长城不同于我们以往所熟知的长城模样,它是由夯土筑成的,类似于一条高于地面的长长的土埂,绵延伸展,是金代军事重要防御工程。
9月30日,2020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遗址保护利用论坛在碾子山举行。
黑龙江的夏天可以概括为“十有”——一有凉爽的天气,二有全国最大的连片森林,三有全国最大的湿地群,四有全国最大的界江,五有全国最大的界湖,六有中国大陆最北的地理极点和中国大陆最东端的地理极点,七有中国最大的火山景观群与火山堰塞湖,八有中国最重要的对俄罗斯边境旅游区,九有中国最具欧陆时尚和音乐气息的省会系列品牌活动——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十有美味的东北炖菜和俄式西餐。核心推荐:五大连池风景区五大连池风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黑河五大连池市,拥有丰富多样的火山地貌,被誉为“打开的火山教科书”,是全国首批“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核心推荐:镜泊湖风景区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位于牡丹江市宁安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竣工于战国,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它西起济南长清,东至黄岛入海,全长617公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既是抵御外敌的威武之城,也是祈佑百姓安宁的和平之城,还是促成文明汇集交流的开放之城。
近日,五彩缤纷·悦享淄博——“长城脚下红叶浓”秋季文旅嘉年华启动仪式在山东文旅·红叶柿岩旅游区齐文化长廊举行。
9月26日至27日,2023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齐长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淄博举办。大会以“执淄之手·齐遇长城”为主题,旨在更好展示全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果、分享典型经验,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助力。
9月26日下午,齐长城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高峰对话,齐长城文旅融合发展、破解保护与建设难题高峰对话在淄博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业内专家、学者分别就中国研学旅行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河南是唯一拥有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的省份,也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属于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相关文化资源在河南境内分布广泛。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楚长城,是这一时期楚国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距今已有2600余年。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争霸,纷纷修筑长城,留下了一条条“小而美”的长城遗迹。
据专家考证,楚长城西起湖北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州市,往北经过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500多公里,是我国最早的长城,但确切地说是中国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长城。
8月27日,以“探索长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2023陕西榆林首届长城保护大会在榆林召开。会上通报榆林长城保护工作情况,榆阳区相关负责人围绕长城保护工作作专题发言,表彰2022年度榆林市“十大最美长城文保员”。
8月27日,2023榆林长城保护大会和长城保护专题讲座在榆林召开。与会期间,来自全国长城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共话长城文化和文物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等话题。
8月2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大河塔镇举办2023清爽榆林·大河塔镇第五届“爱长城·游古堡”文化旅游艺术节。
7月29日,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镇举办长城保护宣传活动。
近年来,嘉峪关市坚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传承文明的理念,整体推进长城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价值挖掘,实施好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长城精神文化研究发掘、环境配套完善提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和数字再现工程,让长城文化遗产在嘉峪关不断焕发时代光彩、得到永续发展。
据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有关部门消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保护和宣传当地明长城文化资源,近日景泰县长城保护研究会成立。
河西走廊,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古代中原王朝的一只手臂,张中国之掖,护西部疆域。而保护这只手臂的,则是长城。长城早已是河西走廊无处不在的象征。
在远方层层叠叠黛蓝色山脉的映衬下,两道古老的城墙并行着向更远处蜿蜒前行,高于地面的那道黄色城墙是明长城,而颜色稍深的壕沟是汉长城,两条跨越千载的古长城最近处不过十余米,携手讲述着河西的故事、演绎着丝路传奇……这就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黄土版筑长城,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的山丹汉明长城。
为加强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境内长城保护巡查、检查,增强长城文物安全防范水平,使明长城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充分体现长城遗址的价值,互助县博物馆每年举办一期“明长城(互助段)义务保护员培训”,就长城保护的日常管理、保护员的日常巡查、破坏长城的案例分析及长城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培训。
青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活动区,因此修建了各种边防城池,其中最有特色的当数大通娘娘山明长城。这黄土夯筑的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中海拔最高的长城段,最高海拔接近4200米,也是青海地区保存最完整的长城。
8月3日,青海长城(大通段)国家文化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大通县桥头镇上庙村开工。
日前,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长城长·河湟美”青海长城文化主题美术采风创作活动在西宁启动。
吴忠市境内长城总长度449.4千米,覆盖盐池县、同心县、利通区、红寺堡区和青铜峡市19个乡镇63个村,长城相关建筑及设施主要有关隘、城堡和敌台、烽火台遗址等。其中盐池县长城259公里,有23座古城堡,169个墩台、烽燧,长城墙体、城堡、墩台、关隘的密度居宁夏之首,是名副其实的“露天长城博物馆”。
苏依勒是吴忠市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特聘的长城保护员,从2015年受聘开始,每个巡护长城的日子,他都在清晨5时起床,整理衣服、鞋帽、墨镜,装好手机,拿上手电筒,最后穿上工作服,把国家文物局监制颁发的长城保护员证装在工作服的右上衣口袋里,再仔细扣好扣子。
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星空爱好者纷纷“打卡”长城脚下,盐池以长城民宿和星空露营的方式,让游客亲身体验长城与星空的奇妙组合。
初秋,驱车行驶在宁夏盐池县境内,柏油路依着地势高低起伏,与不远处的明长城并行蜿蜒向远方,长城脚下,淡紫色的荞麦花、广袤的草原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宛如一幅油画。窗外,斑驳的烽燧关隘掠过眼前,让人猝不及防与历史展开对话。
今年以来,新疆若羌县深入贯彻落实旅游兴疆战略,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围绕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不断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强化旅游宣传推介,丰富全域全季旅游业态,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一道辉煌璀璨的历史风景线,那就是新疆长城。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新疆的长城遗址没有连续性的墙体,而是以城址为中心,点状建构烽燧、戍堡等设施,形成了以点带线且功能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这项伟大工程沿丝绸之路主干线而建,雄踞军事要塞,历经数代不废,为丝绸之路贯通欧亚大陆,促进古代交通的通畅,保障国家及边疆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万里长城的最西端,是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境内的别迭里烽燧。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提升重点文物和重大考古遗迹保护水平,推动“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疆加快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新疆段)全面建设。
登上了城楼,更见宽旷和畅明。城楼的通道向南北延伸,最宽处15米,可让五匹战马倂排驰行,并与瓮城城楼的通道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空中广场,可以想见硝烟弥漫时,成千上万的将士在这里保国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