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北京市延庆区委书记于波来到中国长城博物馆,围绕贯彻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调研长城文化带建设工作。
近年来,密云区检察院以检察履职强化新时代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共办理文物文化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件,促进相关单位加强监管和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办理的长城文物保护案件促进了相关部门对受损长城的及时修复,有效推进长城文化带保护。
中国长城博物馆自1994年9月建成开馆,通过丰富的馆藏文物,全面展示长城的历史、军事、建筑、经济、文化艺术及现状,成为人们了解长城、认识长城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6月18日,北京市怀柔区慕田峪长城景区缆车恢复开通。2021年10月,慕田峪长城启动缆车升级改造项目,历时8个多月,缆车于今年6月初通过验收,具备安全运营条件。目前,缆车已开始售票,游客可通过官方渠道预约订票。
据天津市蓟州区消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天津段)正加快建设,《黄崖关长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0—2035年)》已修订完成,被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库项目的黄崖关长城保护展示园项目和天津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活动品牌建设项目已取得显著进展。
12日,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黄崖关长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今年67岁的王广山,是天津市蓟州区的摄影爱好者,提起拍摄黄崖关长城,他激动、热爱的心情溢于言表。
天津市蓟州区黄崖关长城历史悠久,近年来,蓟州区以生态优势带动生态旅游,在保护长城的基础上开发黄崖关长城周边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秦皇岛市以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秦皇岛段建设,重点打造长城文化体验旅游带。
为打好提升文化软实力主动仗,河北省唐县积极做好明长城倒马关段的修缮工作,通过文物展现文化深蕴。
6月30日,山海关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以下简称长城文化保护法庭)揭牌仪式在秦皇岛市举行,这是我国成立的首家长城文化保护法庭。
近日,在山海关以北3公里处,秦皇岛市山海关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暂定名)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这意味着这颗镶嵌在燕赵大地上的长城文化明珠已拔地而起、初显规模,主体结构已完成80%。
6月30日,在右玉长城脚下,由山西省高院、朔州中院、右玉法院共同设立的右玉长城司法保护基地正式启动,这是山西省首个长城专门性司法保护基地。
6月14至15日,忻州市长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峻峰、副会长张俊亮,理事杨雨帆、郭瑞芳组成考察组,认真考察了岢岚县的宋代长城。
“三晋长城—万里长城的璀璨华章”百幅摄影作品巡展14日在山西太原启动,100幅反映山西境内与长城相关的文化、遗迹、自然景观和长城脚下人们生活状况等方面的摄影作品将在山西、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六省展出。
记者16日从山西省忻州市文物部门获悉,雁门关发现1通明代修筑长城碑,为研究代县雁门关附近明代长城的修筑历史,提供了重要文字史料,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据近日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保护为主、传承优先,高质量推动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目前内蒙古境内可见的所谓秦始皇长城遗迹,有桌子山秦长城、鄂托克前秦长城、榆溪塞秦长城、岱海—黄旗海秦长城、银子河秦长城等数条线路。最西部有桌子山秦长城。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巴彦淖尔市集中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举行,“长城两边是故乡·穿越巴彦淖尔 探访塞外长城”全媒体采访行动同时启动。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中华颂·非遗传承文脉”——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于11日在内蒙古展览馆举办。
到2023年,包括丹东段、绥中段、兴城段、建平段、锦州段在内的辽宁省5个重点区段将基本完成主要建设任务。
2022年6月10日,开原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牵头与庆云镇和自然资源部门密切配合,对其建设保护范围和规划建设地带进行了全面的勘测和定点确位。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辽宁省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了实地打卡上排山楼长城、二道岭长城活动。
日前,辽宁省召开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月协调会,提出务必完成“软件类”工作,为春季诸项工程顺畅实施提供保障。
书画家通过深入生活的细腻笔触,记录当下中国时代进步跨越发展的秀丽风景,以藉此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凝聚艺术力量,吉林创造写生基地的创立,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对书画家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6月8日,中国长城学会、中国长城书画院、吉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长城书画院吉林创作写生基地揭牌仪式暨2018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龙宝斋艺术馆举行,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海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副主任邹立颖及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吉林省美协主席王晓明在揭牌仪式上致辞。龙宝斋艺术馆馆长、中国长城书画院吉林写生基地主任龙野也表示,文化艺术本就是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于时代生活的文艺创造,中国长城书画院更是书画界精英的殿堂,此次以中国长城书画院在吉林创立写生基地为契机平台,走出去、请进来,推动吉林美术家与全国各地书画艺术家进一步的交流与创作,创造出引发群众共鸣的优秀作品。
(图片:夕阳下的三角龙湾杨亮摄)新华网朱文新这次随美丽中国行走进吉林,在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高句丽将军坟古建筑面前久久不肯离去,一是为古人的建筑智慧所折服,二是被逐渐消失的文物所困扰。很多现象都说明,高句丽的文化一直是在中原文化的光芒下发展成长起来的。(图片:集安高句丽古迹遗址朱文新摄)新浪网田爽“千年菩提,润泽心田”,葡萄酒正是以这种热烈的温柔影响着我们的感观。
未来碾子山将继续把历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旅游的价值输出文化力量,赋予碾子山旅游更深层次的内涵。会上,众多专家对碾子山金长城遗址的保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随后就长城保护与利用、文化传承、文旅融合等话题积极建言,其中对碾子山区下一步申请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申请与建设提出:深挖长城文化,注重金长城文化与碾子山当地特色文化以及旅游资源有机融合的建议和意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孟祥武、省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处一级主任科员刘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晓霞、市人民政府一级巡视员刘艳芳、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晓红、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光育、市人大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柏青、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宋胜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三处处长孙巍、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张禄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文博事业科科长余海、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许继生、市历史文化研究协会会长宋占峰、市博物馆副馆长王俏梅、市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三级主任科员籍龙、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霍晓东、市文物保护中心业务办主任李家峰、碾子山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马天帅、区委副书记刘国庆、区人大副主任李德丰、区政府副区长潘军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玉文等领导参加本次论坛会,刘艳芳主持本次会议。
黑龙江的夏天可以概括为“十有”——一有凉爽的天气,二有全国最大的连片森林,三有全国最大的湿地群,四有全国最大的界江,五有全国最大的界湖,六有中国大陆最北的地理极点和中国大陆最东端的地理极点,七有中国最大的火山景观群与火山堰塞湖,八有中国最重要的对俄罗斯边境旅游区,九有中国最具欧陆时尚和音乐气息的省会系列品牌活动——迷人的哈尔滨之夏,十有美味的东北炖菜和俄式西餐。核心推荐:五大连池风景区五大连池风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黑河五大连池市,拥有丰富多样的火山地貌,被誉为“打开的火山教科书”,是全国首批“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核心推荐:镜泊湖风景区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位于牡丹江市宁安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山东省齐长城保护区在文物保护、生态优化、设施建设以及与新时代融合接轨等方面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非遗融入当下生活的可复制的“山东智慧”。
齐长城是历史上修建年代最为古老的长城,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是齐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长城绵亘于齐鲁大地的脊梁之上,是自然和人文旅游的横向中轴线,具有巨大的文旅开发价值。近年来,齐长城淄博段沿线乡村立足齐长城这一优势文化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6月13日,记者跟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走近齐长城”媒体行活动走进青岛市黄岛区,实地探访青岛“长城+旅游”的保护发展路径。
据专家考证,楚长城西起湖北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州市,往北经过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500多公里,是我国最早的长城,但确切地说是中国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长城。
在河南境内,楚长城北起鲁山县,经叶县、方城县、南召县、舞钢市、泌阳县,南迄桐柏县,其中南召县留存有大量的楚长城遗址,是线路最长、寨城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部分,集中反映了楚长城的诸项特征,不少寨城具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万里长城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而提起长城,民众熟知的多为位于北京及周边的明长城。其实在中原河南也有长城,并在2020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就是位于叶县的战国楚长城。
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在哪里?许多研究者都认为当属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修葺的长城。在河南省目前考古确认的楚长城中,南召县楚长城是线路最长、关城最多、保存最为完好的部分。
为真实、完整地保护魏长城遗址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履行公益诉讼职能,日前,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合阳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对境内战国魏长城遗址合阳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
保护好长城,让田野中的文物活起来、传下去。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积极行动起来,他们以朴素的爱国情怀,做长城遗址的守护者,带动周围群众保护意识的整体转变。
战国魏长城遗址作为古文化遗址,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合阳县境内的魏长城遗址总长44326米,现存20502米,长城墙体夯筑,呈东西走向,大部分保留在地面上,最宽的约20米,最高的约8米。
战国秦长城肖家峁敌台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红石桥乡肖家峁村内的黄土梁上,建立在肖家峁村长城止点北391米的墙体上,2017年4月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车驶出敦煌市区,窗外的风突然感觉不再温和,戈壁滩上的黄色本来就是主色调,再加上深秋时节,更显得莽莽苍苍。被风沙吹得隆起来的沙丘,仿佛一个个全副武装的兵士,遍地皆是。汉长城、烽燧遗迹隐约可见。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和文化重镇,素有“控扼甘凉” “西北之孔道”之称。蜿蜒西进的汉塞烽燧和明代长城横贯全境, 既印证了永昌作为边防军事要塞的重要地位,也代表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和发展。
6月22日,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藏部在博物馆保卫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对二展厅陈展的55件文物开展了养护除尘工作。
近日,《秦长城西首起地历史研究》一书由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为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秦长城西首起地研究再添新成果。
7月1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爱我长城 爱我祖国”徒步公益活动在西宁市大通县拉开帷幕。
为加快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青海领导小组近日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保护规划》,对青海段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
3月28日,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青海领导小组会议在西宁召开。
2022年3月8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青海省文化旅游摄影协会承办、西宁市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协办的“世界屋脊上的长城——青海明长城主题摄影展”大通分会场展览启动仪式在西宁市大通县非遗传播中心举行。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秀清,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晓英等出席仪式并参观展览。
2019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简称《方案》),提出要以长城、大运河、长征沿线一系列主题明确、内涵清晰、影响突出的文物和文化资源为主干,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促进科学保护、世代传承、合理利用,积极拓展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机制,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明长城(灵武段)清水营坞城墙体搭建步道且未拆除,影响文物本体安全。
5月18日是“5.18国际博物馆日、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记者在位于盐池县的长城关脚下探访了长城博物馆。
5月18日上午,2022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系列主题活动在宁夏吴忠市博物馆举行。
2013年5月3日,由64处烽燧组成的哈密境内烽燧群、26处烽燧组成的昌吉州境内烽燧群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31日上午,“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揭晓,当宣布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入选名单的一刻,胡兴军内心百感交集。十年辛苦,终于获得收获。
日前公布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入选。
近日,在国家文物局主导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活动中,新疆尉犁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再次进入终评。
登上了城楼,更见宽旷和畅明。城楼的通道向南北延伸,最宽处15米,可让五匹战马倂排驰行,并与瓮城城楼的通道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空中广场,可以想见硝烟弥漫时,成千上万的将士在这里保国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