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城是中国长城文化史卷的重点篇章,是明代长城中保存完好、价值突出、工程复杂、文化丰富的段落,是中国长城建设高峰时代的杰出代表。1987年,八达岭长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2021-12-152020年2月,北京市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工作。2021年2月,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专题会,审议通过了《建设保护规划》送审稿。同年8月,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专题审议通过《建设保护规划》及实施方案,市委主要领导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明确提出了工作要求;11月,经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同意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分省规划。
2021-12-15“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全新的提法,其立意十分高远。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国家依托深厚的历史积淀、磅礴的文化载体和不屈的民族精神,着力构建和强化中国国家象征,对内强调民族化和本土化,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外适应国际化和普遍化,促进世界文化之间的交往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有与存续。但从概念上讲,“国家文化公园”究竟如何界定尚无确论,因此,深入探讨“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与功能,十分必要。
2021-08-162017年初,《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提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2019年,《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对国家文化公园的功能和建设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成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遵循。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文化建设之中,自此形成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布局。
2021-08-16当前,规划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沿线各地区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对沿线有关省份来说,省域内需着力省市联动、部门协同,有力有序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2021-08-16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中正式提出了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构想。这“三个文化带”在之后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解读。其中“长城文化带”既是一个线形的文物保护对象,也是一个“大遗址”类型的文化遗产项目,它的概念属性及其文化内涵有待于进一步梳理和挖掘。
2019-03-113月31日,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全票通过《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为全省加强长城保护利用、阐释长城价值、弘扬长城精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解决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提供了有力法治支撑。
2021-05-12日前,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自今年6月1日起实施。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介绍称,《条例》出台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奠定了法制基础,有助于解决当前长城保护中存在的保护管理力量薄弱、长城保护管理投入不足、经济利益驱使造成人为破坏严重、无序旅游形成管理压力、社会力量参与长城保护程度不够等问题,同时能够阐释长城价值、弘扬长城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对加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认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021-04-19宁夏大地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长城博物馆”,境内广布着修筑于战国、秦、汉、隋、宋、明等各个时期技术迥异的长城遗迹。传承长城文化,弘扬长城精神,有助于借古鉴今,凝聚文化共识,为把宁夏建设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2021-02-01日前,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印发出台。三份建设保护规划各有功能定位,但共同点十分清晰:构建基于文化资源建设的点线面推进的总体空间格局和加强对文化价值的深入阐释,整合资源,传承和展示中华文明。可以说,三份规划为推进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尤其为沿线各省份完善各自建设保护规划给出明确引导。
2021-09-07近年来,长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长城景区如何融入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并做好保护与发展工作?
2020-01-13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十四五”时期的重大文化工程,旨在通过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探索新时代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新路。当前,各地正积极推动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从重大文化和旅游项目融资、文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就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2021-03-16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保定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城文化,著名的长城“内三关”中,紫荆关和倒马关都在保定境内。
2020-03-16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边发吉建议,要充分挖掘长城精神文化内核,打造数字长城研究、保护新平台,积极推进长城保护利用。
2021-03-09“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中华文明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与地位,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开创性之举,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资借鉴,切忌急功近利,仓促建设。”金永伟呼吁,稳步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何不切实际的盲目建设都会对这一世界遗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2021-03-05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建议,加快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总体规划,高质量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2021-03-052021年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年”。在过去一年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心系长城脚下的村落和村民,赴山西、河北等地进行“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监督性调研”。他认为,应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主抓手,让长城文化这张中华民族的“金名片”在世界舞台上“亮起来”。
2021-02-26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河北省长城资源丰富,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近年来,河北省做了大量长城保护工作,有实践、有成绩、有特点,但长城保护法律体系建设和司法实践工作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民众总体需求相比,仍存在着不匹配、不适应、不完善的问题。基于此,3月31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将于6月1日施行。
2021-04-12近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延庆举办。 会上,专家学者共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2020-10-08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快建立全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2020-05-15自然保护区设立后违规审批建设的经济开发区等,追究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责任,经科学评估后,根据对生态功能影响,确定是否退出或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其中占用主要保护对象重要栖息地、繁殖地、迁徙通道以及位于国际重要湿地、世界自然遗产范围内的部分,原则上应停止该部分地区的开发区功能,并退出自然保护区范围。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实行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管控,自然公园原则上按一般控制区管理。一般控制区除满足国家特殊战略需要的有关活动外,原则上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仅允许开展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2020-04-27《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9个省(自治区)已公布全部长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河南、新疆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部分长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除国家级外,北京、河北、内蒙、辽宁、黑龙江、山东、陕西、甘肃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布了长城专门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截至2018年底,共有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山东、河南、甘肃、青海、宁夏、陕西等10个省份长城认定资源全部公布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