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长城脚下的尹成武,从小听爸爸讲述长城故事,那时就与长城结下了这一生的缘分。尹成武说:“广武明长城不仅是山西省明代长城的代表,更是国内长城的珍品。”
2025-02-06日前,“激情冰雪季 欢乐朔州年”朔州冰雪旅游季暨长城旅游推介活动在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山阴县广武国际滑雪场举行。
2025-01-23山西大同长城博物馆、李二口长城遗址保护利用项目,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期间文化保护传承工程公园类项目。
2025-01-21自山西省太原市出发,沿着二广高速一路向北,穿过雁门关隧道便到了朔州市山阴县广武城下。路旁的田野里、山脊上,古长城、烽火台出现在视野里,远处高耸的翠微山上,“广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几个字格外醒目。
2025-01-202024年12月22日,山西省忻州市政府召开忻州长城博物馆(园)展陈方案专家评审会。
2025-01-10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长城论坛上,山西省朔州市委宣传部选送的《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引领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朔州市推动长城沿线和美乡村建设为例》一文入选论坛书面交流优秀论文,成为收录进《第六届中国长城论坛论文集》的41篇论文之一,并被《万里长城》杂志刊载。
2025-01-101月6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青年禹贡学社、舆图社成员组成的考察团在忻州市岢岚县实地考察宋长城,研究讨论长城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的提升策略。
2025-01-08今年10月18日,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历时7年建设,累计投资近1000亿元的规模大、里程长的全域旅游公路网——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正式宣布全线贯通。
2024-12-23冬日塞北的清晨寒风凛冽,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广武长城脚下,长城保护员郝中华已经整装待发。他穿上醒目的红马甲,走出山中小屋,开启了日常巡查长城之路。
2024-12-10山西是中国长城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自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提上日程以来,山西段建设也步入快车道。
2024-12-09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着长城脚下延伸向远方,似彩带一样飘逸。这项山西省重点工程,正带动朔州市文旅融合发展,经济快速腾飞。
2024-11-20日前,记者从山西省忻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了解到:在定襄县白村北寨址新发现长城资源,弥补了全国长城资源调查中,定襄县没有长城资源的空白,为丰富忻州市地域历史文化提供了新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2024-11-13初冬清晨,走进山西省吕梁山腹地的岢岚县王家岔村宋长城景区,抬头望去,一段由片石堆成的长城沿着陡峭的山脊蜿蜒纵横。
2024-11-12山西省长城资源富集,现有长城遗存类型可分为墙体、关堡、单体建筑、相关遗存四大类,大概占到全国长城资源的近10%,全国排名第三。
2024-11-0610月18日,记者从山西省忻州市长城学会获悉,总计67万字的大型文集《忻州长城研究成果汇集》由燕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
2024-10-23深秋时节,走进山西省吕梁山腹地的岢岚县王家岔村,抬头远望,一段由片石堆成的长城在山间蜿蜒纵横;环视村间,古街古巷,城楼巍峨,展示着这座小山村与长城的深厚渊源。
2024-10-21山路蜿蜒,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出发,不知绕过多少弯,海拔来到1800米以上,赫赫有名的雁门关终于映入眼帘。
2024-10-06从山西省代县县城出发,向北行驶约20公里,被誉为“中华第一关”的雁门关出现在眼前。这座以“险”著称的关隘,有一段设计巧妙、构造精致、原汁原味的包砖长城——白草口长城。
2024-10-01金秋时节,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迎恩堡村的田地间,黄土夯筑的长城蜿蜒其中,历史悠久的古堡遗址静默矗立,为乡村美景添上一抹厚重之感。在长城畔、古堡旁、小村中,游人如织,欢声笑语……这座小村庄,在500多年前曾是长城的“守护者”,如今,长城成为迎恩堡村农文旅发展的“主旋律”。
2024-09-199月7日,由山西省文物局指导,山西省长城保护研究会主办,朔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右玉县人民政府协办的“长城保护及活化利用座谈会”在右玉县举办。
2024-09-09长城学会基于强化研究、探索发现、填补空白、助力忻州长城事业发展、提高忻州文化自信的使命,组织了定襄长城考察团,从2024年4月开始,前后10余次到定襄县寻找长城资源。经过查古书,找古迹,问老人,在白村、汤头、寺家庄、镇安寨等地找到长城遗存若干处,填补了定襄的长城资源空白,丰富了忻州的历史文化内涵。
2024-09-02在山西1400余公里的长城沿线,矗立着一座座军堡。数百年前,戍边将士在此“安营扎寨”,如今这里是极具特色的民居村落。近年来,山西开展“长城堡门守护行动”,为长城人家带来新活力。
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