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作者:贾薇 李洋 刘琪榕 方非 记者 李铭时间:2024-07-05 11:06:06
“走!带你们去看大南沟东山烽燧。”通化县文物管理所所长王利热情地招呼着,好似迫不及待介绍我们与他的一个老友会面。
大南沟海拔480米,被茂密的植被覆盖,一眼望去全是绿色,根本看不到路。采访团队紧跟王利的脚步前行,踏上松软的山土,跨过深深浅浅的水坑,低头弯腰,穿行在自由生长的植物天然障碍中。脚下是杂草、枯木,手还得时不时披荆斩棘。没一会儿,记者已是汗流浃背、狼狈不堪。再望向前面的王利,仍然双手背后、大步流星……
这样的山路,对王利确实不算什么。吉林省境内的汉代烽燧线,就是王利和他的队友们一次次攀爬、一步步丈量、一点点绘就的。
2005年,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开始对通化县县城西南的一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那一年王利25岁,他主动报名,“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干出点儿名堂来!”
出于对考古事业的热爱,非考古专业毕业的他说:“不会就自己学呗,什么学科都一样,慢慢积累吧。”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艰苦的学习过程被王利一句带过。“第一次发现遗迹,是最激动、最有成就感的时候。”2010年初夏,吉林省成立长城资源调查小组,对秦汉时期长城遗址展开调查。王利在组里主要负责调查、发掘、采集信息和考古绘图。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孤脚山开始,途经通化县三棵榆树镇、英额布镇、金斗乡,一直到通化县的大茂山,全程50多公里。
长城依山而建,通常山的最高处会有遗迹,所以踏遍每一处山峰是调查组的目标。那时还没有地图软件,很多山都没有路,队员们就手脚并用直爬。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野外作业10余个小时。几瓶矿泉水,一个大面包,顶多有点儿榨菜、香肠,就是大家一天的干粮,十几公斤重的仪器设备才是他们最重要的行囊。“我们用两个多月时间把从辽宁省一直到吉林省通化县两侧的上百座山都爬遍了,最终在十几座山中发现了长城遗存”,王利说。
说话间,已经来到半山腰,身后是大片的平原,视野非常开阔。王利打开随身携带的奥维地图,那上面有他自己标记的200多个点位,几乎每一处都有故事。他说:“考古人员现在的技术装备比以前强太多了。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长城这一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保护好,让它世世代代传下去!”
王利的语气很平静,而我们却感受到一诺千金的力量。
长城,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王利,才得以焕发光彩!
记者手记
燃情“新长城”
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地理探索和发现已经很难出新的时代里,吉林长城的被发现,带给人极大震撼。
追随专家的足迹,探访吉林长城之旅,毫无疑问扩展了我们脑海中对吉林乃至东北三省的固有印象。周长172米的通化县长城关堡——南台子古城址,每一寸土地都被过筛子一样仔细检查,以求发现更多历史信息。所到点位,有着满语地名,却流传着高句丽的传说。当我们将认知吉林的眼光放远至2000年以前的时光,才更加深切理解“大中华”的含义。
吉林长城遗存的抢险加固、考古挖掘仍在继续。专业人士靠近吉林长城,是学术探求之旅;而对广大普通人来说,靠近吉林长城,是在内心进一步认同家乡历史文化、认同祖国的燃情之旅。
相信,伴随对长城的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日渐完善,那些2000年前曾经的宏大叙事,将很快被更多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