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文化公园体量大、涉及范围广、遗产类型多样,单纯依靠政府投入不仅财政压力巨大,也会面临部分城市财政难以支持的问题。国外发行文化遗产彩票、制定税收激励政策、建立遗产“领养人”制度等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023-11-03河南是唯一拥有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四大国家文化公园的省份,也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黄河、大运河、长城、长征四大国家文化公园属于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相关文化资源在河南境内分布广泛。
2023-07-25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就是以中国文化深厚的内涵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这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023-07-16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举世无双的物质奇观和精神财富。
2023-06-26国家文化公园是一种中华文化标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2023-06-12建设好国家文化公园,保护传承利用好文物和文化资源是关键,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整合超大尺度的文化景观资源,集中打造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目标是突出国家属性。
2023-06-10长城工程是古代重要攻防方式(或手段)的一种,作为大型攻防工程,它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不是每个试图修筑长城的王朝政权或集团所能承担得起的。
2023-06-05公众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构建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有助于实现国家文化公园“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
2023-05-24国家文化公园赋能和美乡村建设,将会实现国家文化工程与地方乡村振兴的携手共进,为中国式现代化谱写城乡携手发展的新篇章。
2023-04-19长城曾是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修建的规模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历朝历代均修筑了长城,修建目的由诸侯国间的互相防御,转变为保护农耕地区,调整农耕政权与游牧势力之间的社会经济秩序。长城内外是故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
2023-02-24近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中国艺术研究院)组织召开研讨会,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领域的专家纷纷针对当前的难点堵点,为未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言献策。
2022-12-31任何文化的形态和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长城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也需要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
2023-04-08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从理论与实践层面辩证地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守正是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根本,创新是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手段。
2022-12-06燕山大学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创办《长城学研究》,就是要推动长城学的学科建设,迎来长城研究的新发展。长城学是一个交叉学科,《长城学研究》将发表对相关学科的长城学术研究进行总结,并以此为基础对长城学的学科理论进行分析和论述的学术文章,努力阐述长城学的框架和学科内涵。
2023-03-26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战略部署。
2023-02-19长城抗战精神、长城精神与民族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一脉相承,互相补充。今天,当人们把长城喻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时,长城又有了新的现实意义。
2023-03-26北京市通州区古长城遗址的真实构筑时代其实是明代,具体而言,其构筑于明代中期嘉靖三十六至三十七年(1557—1558)。
2023-03-24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式发展的历史进程。
2023-03-19如何结合重点建设省份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工作,以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国家文化公园重点标志性园区为依托,在突出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基础上,推进四大主体功能区的空间落地,推进区域自然和人文资源、文旅产业和城乡发展深度融合发展,特别是探索建立规范有效的“园区化”经营管理模式,是现实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01-06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这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在“建好用好”这4个字上下功夫。这4个字确立了一个高标准、高要求,一定要紧紧扣住这4个字,来深刻认识我们的工作,提升我们的工作。
2022-12-28当前,我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践已经全面展开,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正在建构之中。应继续统筹保护传承利用,实现国家文化公园内核心遗产与其他文化特质的资源整合、发挥最大整体价值。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