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郑州日报作者:韩红军时间:2024-04-24 15:49:16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与邻居一家相约:上春山!
山,是出城西南五十里新密的香炉山。山是野山,景是野景。野,始得原生之趣、方具自然之美。正如眼前这座香炉山,不着人工雕琢之痕,尽显神工天成之逦。没有围墙和入口,无须购买门票,也看不到寻常景区修筑的木道石阶。上山的小径,可能就随意地藏在任何一丛草下或一棵树旁。也可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路”,处处皆可上山。
我们执着地在寻找着那条进山的路。此时只见一股风,从山脚的泡桐下急急起身,掠过干枯的老槐,复又经过三五棵开满雪白花朵的杏树,最后蹚过一片金黄的油菜花田,转眼就爬到了半山腰。我的目光紧随着风,直至它消散在远处的山坳间,消散在那一团团翠绿、一簇簇碧绿之间,也成为山间的融融绿意。
感谢这股风。循着它的足迹,我们一行人终于在南坡找到了进山的小路。路窄,仅可容一人。无须着慌,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山道上,感觉空气格外的清新净爽,鸟鸣格外地婉转嘹亮,草木也是生机盎然。心中不禁流淌出一句新近读过的诗句:“山间,树梢晃动、树叶闪光/刹那,眼睛明亮,耳朵生风。”
再向上爬,接近半山腰,四下少有大树,多是丛生的低矮灌木,如野枣树、红花锦鸡儿、迎春,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木本植物。最可人的当数野枣树和红花锦鸡儿,或疏或密的枝条上,镶缀着细碎的新叶,碧绿中透着鹅黄,新鲜、嫩翠。枝条支棱着蓬生着,远看仿若浮游在山腰的绿云,一团团、一片片,缥缈、生动。
又向上走了差不多半里,一条水泥路横在眼前。水泥路与一条向上的土路相交,路口立一石碑,上镌“魏长城遗址”。碑后竖有一块写着“魏长城由此处上山”的指示牌,指向一条掩映在草木间的土路。
沿着这条路,向前且向上。蹊径曲回,折了两个“之”字,终于看到了石碑上写的魏长城。一座青石垒砌的城门,低矮简陋,完全没有想象中那般巍峨雄壮。穿过城门,是一段依山而建的城墙。说是城墙,几乎看不到墙的形状,称其为沿着陡峻山脊延伸开来的古道似乎更为贴切。而且还算不上大路,目测,宽处两米有余,窄处仅容一马。
残破了,落魄了。落魄的魏长城,在史书上却享有大名。当年魏惠成王迁都大梁后,为防御强秦入侵,由黄河北岸的原阳经行郑州西郊,至新密境内筑起长城,绵延200余里。《史记·苏秦传》中记载,苏秦使魏时,曾恭维魏襄王:魏国疆土广阔,“大王之地,西有长城之界”,所指长城,是它;《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魏“有长城,经阳武到密”,所指长城,也是它。不料,秦人以迅雷之势统一了六国之后,长城被废弃了。犹如久经沙场的将军,硝烟散尽,解甲归隐于深山,不问世事。“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城墙,可以抵挡万万千千的精兵铁骑,却抵挡不住慢慢悠悠的时间和柔柔弱弱的青草。高耸的城墙被夷为了平地,厚重的青石化为了沙砾,终被时间和青草湮灭。时至今日,魏长城遗址,如今北起香炉山,南至茶庵村北,尚不足6公里。
沿着长城遗迹,我们一行人斗折蛇行,终于登上了最高峰。眼前是起伏的山峦,耳边是呼啸的山风,脚下是垒叠的青石。青灰的石头死寂安静,而近旁的草木却盈盈然、欣欣然。风,终于让草木开口,呜呜嘤嘤,似在讲述着石头的喜乐悲欢、落寞啖愁。
再向前,山头上建有一庙,正在修缮,观无可观。庙前一通石碑,似是古物,但因日久,字迹已不可辨。该登的山都登了,该看的景都看了,在山顶稍做休息,遂相约下山。
上山容易下山难。岩峭坡陡,跟在邻居身后,手脚并用,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唯恐滑倒。
突然,听到她大呼一声:“桃花,看山坡上的桃花!”心中一惊,忙止了步,向她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远处向阳的山坳间,一树粉红的桃花,开得正欢。远眺,犹如一幅水墨长卷上,铺染了大片大片青绿间之后,画家骤然点上一笔水红,惊艳、惹眼。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树桃花,可能也是从古老的《诗经》里走出来的。诗中的灼灼桃花,喻的是女子,是婚姻,是团圆,是美满。无论如何的荒凉和寒冷,桃花一开,天地间便有了温暖与温情。
自然,长城脚下的桃花,也温暖着山脊上冰冷的长城。终于,让它摆脱了战争、鲜血、牺牲等词语的纠缠。
邻居家十一岁的小女,乖巧可爱。此时诗兴大发,摇头晃脑地诵出了两句:“万里长城今犹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长城巍巍、桃花嫣嫣、春风徐徐、暖阳融融。两句诗的年龄虽相差1000余年,但句句写的是眼前胜景、心中春情。集为联句,倒也不失精妙。
桃花依旧笑春风。长城脚下,春风之中,桃花在笑,青草在笑,绿树在笑,整个春山都在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