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长城脚下的乡村如何讲好“长城故事”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记者 张盖伦时间:2024-07-17 14:56:36

山西省忻州市是一座千年古城。一段段古长城,一道道古关隘,是历史留给这座城市的宝贵文化遗产。

长城脚下的乡村城镇,天然就与长城有着紧密联系。如何在乡村振兴乃至整个区域文化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发挥长城文化资源的作用?近日,在忻州市举行的“乡村振兴,问计长城”智库圆桌会上,来自长城脚下的人们分享了他们讲好长城故事的经验。

长城不只是一道或几道墙体。太原师范学院教授、山西省长城学会副会长王杰瑜说,长城其实是由长城墙体与堡寨、烽台以及其他构筑物共同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区域,一个历史文化区域。“这个区域内乡村的生成及历史变迁,都与长城的构筑紧密相关。比如,山西不少地区就以堡、寨、屯、营等命名。”王杰瑜表示,乡村振兴是保护好、传承好长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题中之义、必然之举。

忻州市岢岚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现存长城为明代以前的早期长城。该县文旅中心主任杨雨帆告诉记者,岢岚县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机遇,实施集古迹保护、生态建设、村庄治理、农业开发、康养旅游和品牌打造于一体的田园农康文旅项目。

“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中,我县始终将长城的保护放在了最首要的位置。”杨雨帆介绍,岢岚县对1039米保存较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王家岔长城原址、原貌,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在长城上规定区域设置拍照和打卡点,最大限度保护长城。

岢岚县宋家沟镇口子村内,还有北齐苏孤戍长城军事遗址,这也是宋家沟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树立遗址保护优先的理念,把长城所有的军事遗址原貌全部保存。通过挖掘立国只有28年的北齐王朝历史文化内涵,将北齐长城、军事文化进行充分展示,形成长城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格局。”杨雨帆说。

只有高水平的保护,才有高质量的文旅发展。如今,宋家沟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游客接待量已超过30万人次,带动当地旅游收入超过1000万元,有力推动了农民致富增收和乡村振兴。

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村原党支部书记、山西省十佳最美长城卫士吕成贵让乡亲们吃上了“长城饭”“生态饭”。

其实,山西曾流传着这么几句话——“哭哭啼啼吕梁山,死也不过雁门关”。雁门关,就在忻州。长城脚下,地处边关,以前人们不爱来。

在老牛湾,可以看到长城和黄河并行的壮美景象。当选村支部书记后,吕成贵想让天下人知道老牛湾的美丽。

老牛湾和中国长城学会,还有长城沿线地区联合起来,在当地办活动,大力宣传老牛湾的长城、偏关的长城、忻州的长城。老牛湾还和国外电视台合作,加强对外宣传。“希望我们村民,个个都是老板,人人有事做,人人都有钱。” 吕成贵说。

要让长城更具吸引力,除了展现景观之美,也要挖掘长城的文化内涵。

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忻州市长城学会副秘书长杜鹃建议,忻州市宁武县应该以坐拥宁武关的大水口村为中心,进行遗迹保护和文旅资源开发。

说起宁武县的长城,杜鹃如数家珍。她表示,围绕长城情结,可以打造大水口村主题文化,比如窑洞文化、红色文化、长城巡边文化等。她期待,能够建立起村史博物馆,收集当地即将消失的农具、牧具、非遗手工艺品和各个时代日常生活用品,回收村民家中的长城砖、老照片,引入数字化科技,集中展示几百年间长城风貌,也展现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交融下的民俗风情。

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林生则提醒大家,长城沿线区域是文化资源大区,但若想变成文化强区,还有三个“注重”。

首先,在发展文旅过程中要注重从物理空间转向文化空间,借鉴社会上或者历史上已经形成的文化意象加以宣传。比如,山西忻州的雁门关就是个大名鼎鼎的“文化意象”。其次,还要注重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向。文化资源一定要加上现代化创新和创意,打造IP,才能实现增值。最后,还要注重长城文化与体育、旅游、科技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我们可以提供有人情味、有情绪价值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欣赏长城之美,体悟长城之魂。”王林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