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防御到丝路“灯塔”,再到文旅“新秀”,长城甘肃段在历史变迁中不断扮演着新角色,近年来更延伸出新内涵。
2025-07-17日前,秦垣遗痕—战国秦长城静宁段保护与传承临时展览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博物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
2025-07-15在河西走廊东端,629公里汉明长城如苍龙蜿蜒,串联起武威三县一区的历史记忆。作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武威长城正迎来系统性保护传承的新契机。
2025-06-196月15日上午,2025嘉峪关长城马拉松暨长城联赛在嘉峪关市体育大道鸣枪开赛,来自国内外的8000名参赛选手激情开跑。
2025-06-17长城的修建,始自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战国时代,持续到公元17世纪的明朝末年,其修筑时间长达2000余年,几乎贯穿了我国封建王朝的整个历史。从历史上看,甘肃地区曾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错地带,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护卫中原的战略目标上具有重要的防御价值。因此,中原王朝历来多重视在此地的防御建置。
2025-06-17近日,由嘉峪关市委组织部、嘉峪关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举办的甘肃嘉峪关长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专题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圆满结束。
2025-05-28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与凉州区交界的黄羊河农场“春风渠”附近,有一段高大雄伟的夯土长城矗立在广袤的平原上,这段长城从古浪县方向迤逦而来,与凉州区土塔长城遥相呼应,在绿树映衬中尽显峥嵘,这就是古浪圆墩长城。
2025-05-28近年来,景泰县积极行动,通过完善保护机制、争取专项经费、加固维修、设置围栏等一系列举措,让这一珍贵的历史遗迹得到有效保护,重焕生机。
2025-05-23近日,见到嘉峪关长城研究院文博副研究馆员张晓燕时,她正以领读人的身份,为嘉峪关市育才学校的学生讲述嘉峪关文物中的故事。
2025-05-21近年来,甘肃省嘉峪关市积极抢抓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机遇,全力推动长城文物保护、精神弘扬、价值转化。
2025-05-07嘉峪关为什么能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从历史地情角度,嘉峪关至少有十方面自身先决条件和优势。
2025-04-30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甘肃嘉峪关长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近日公布实施。
2025-04-30甘肃省长城保护研究中心日前在嘉峪关市揭牌。原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更名为嘉峪关长城研究院,加挂甘肃省长城保护研究中心牌子,隶属关系变为嘉峪关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2025-04-224月17日,甘肃嘉峪关长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召开,就保护好传承好长城历史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走出一条嘉峪关长城国家文物保护利用新路子进行安排部署。
2025-04-19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它作为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修筑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壮观的关隘,是古丝路交通要塞。
2025-04-16高月台墩(烽火台)位于古浪西靖山地丘陵地带,西北接西靖镇七墩台村。作为长城防御体系的独特存在,高月台墩(烽火台)以其显著的“一烽五燧”结构而在武威长城中具有清晰的辨识度。
2025-04-09嘉峪关将持续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激活文旅资源潜能,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力争到2026年建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让“天下第一雄关”成为展示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
2025-04-074月3日,甘肃省武威市长城文化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武威第十五中学、古浪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等单位,在古浪县泗水镇圆墩段长城及长城研学教育基地开展“传承长城文化 守护历史遗产”主题研学活动。
2025-04-07河西走廊的玉门关,是旅人最能触摸到前人脉搏的地方。它坐落在敦煌西北约90公里处,标志着走廊最西端的终点——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情感双重重量的门槛。
2025-04-02“十四五”期间,嘉峪关市依托其独特的长城文化遗产,结合现代科技与创新社科研究方法,大力推进长城文化项目发展。
2025-03-31近年来,甘肃省嘉峪关市积极抢抓国家和省上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利契机,全面摸排掌握文物资源现状,聚力推动长城文化研究阐释,全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长城文化展示展陈,深入挖掘长城文化蕴含的历史价值、丰富内涵和时代意义,持续提升嘉峪关长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25-03-27当悠悠驼铃在河西走廊的时空深处久久回响时,武威长城正以千年夯土的肌理诉说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