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丹县利用遥感测绘技术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硖口古城遗址等长城遗址开启数字化保护模式。
2024-07-03日前,甘肃省人社厅以常态化开展“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把主动嵌入乡村文化振兴做好就业帮扶工作作为推进“千万工程”的重要途径,在原有11类14万个乡村公益性岗位基础上优化调整,增设长城(田野文物)巡护员乡村公益性岗位,进一步织密织牢文物安全防护网,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
2024-06-115月21日,“大美中国 相约长城”辽宁虎山——甘肃嘉峪关长城东西两端旅游线路启动仪式,在辽宁省丹东市虎山长城景区和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关城景区同时举办。
2024-05-21位于瓜州县的汉长城遗址分布于县境中部,呈东西走向贯穿而过,全长183.5千米,地处疏勒河谷两岸台地和浅山地带,其间多经过村镇、耕地、风蚀台地和砾石戈壁,地貌为洪积、冲积扇平原。
2024-05-13春秋战国时期,处于西北的秦国和位居北方的韩、赵、魏、燕四国,长期遭受北方草原民族戎狄的侵扰,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阻止戎狄南下,各国纷纷修筑长城。
2024-04-244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主办检察官、二级高级检察官刘家璞一行,对嘉峪关市辖区内新城镇段落长城保护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指导。
2024-04-29近日,兰州新区首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兰州新区长城烽火台保护利用项目开工建设。
2024-04-09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不断加大长城抢救保护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谋划实施了武威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古浪段)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强文化传承利用和保护。
2024-04-10近日,甘肃省敦煌市检察院与该市文物局携手,运用无人机技术开展了长城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回头看”专项行动。
2024-04-09为了更好地保护长城资源,甘肃省检察机关全面摸排本地长城遗址,推进数字化建设,强化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主动介入、多措并举,5年来开展长城保护检察监督行动185次,为长城筑起一道法治保护屏障。
2024-03-18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不断健全长城保护工作机制,落实各项保护措施,细化宣传引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动长城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3-12-01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市是长城资源大市,境内三县一区均有分布,有590个编码点段,共629公里。
2023-11-2211月29日,由甘肃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大型融媒体文化纪实报告“万里长城展画卷”在全网开展融媒体直播,超过83万人在线观看。
2023-12-08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高台县积极探索“文物+旅游”新模式,投资2000万元实施汉明长城高台段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
2023-11-0210月31日至11月1日,国家文物局、甘肃省文物局调研组到武威市开展《长城保护条例》修订专题调研。
2023-11-02近年来,嘉峪关市坚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传承文明的理念,整体推进长城保护传承、开发利用和价值挖掘,实施好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长城精神文化研究发掘、环境配套完善提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和数字再现工程,让长城文化遗产在嘉峪关不断焕发时代光彩、得到永续发展。
2023-10-20据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有关部门消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挖掘、保护和宣传当地明长城文化资源,近日景泰县长城保护研究会成立。
2023-11-03河西走廊,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古代中原王朝的一只手臂,张中国之掖,护西部疆域。而保护这只手臂的,则是长城。长城早已是河西走廊无处不在的象征。
2023-11-03在远方层层叠叠黛蓝色山脉的映衬下,两道古老的城墙并行着向更远处蜿蜒前行,高于地面的那道黄色城墙是明长城,而颜色稍深的壕沟是汉长城,两条跨越千载的古长城最近处不过十余米,携手讲述着河西的故事、演绎着丝路传奇……这就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黄土版筑长城,被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的山丹汉明长城。
2023-10-05甘肃是“长城大省”,境内现存长城共3654千米,占全国长城总长度的约五分之一。战国秦和汉、明三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均坐落于此。跨黄河,踞高原,翻雪域,越沙漠,长城依山随势,起伏连绵,蜿蜒于陇原大地,在雄山峻岭中、戈壁荒滩里,留下古朴沧桑、浩气荡荡的历史气息。
2023-10-12武威是长城资源大市,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县均有长城遗址分布,修筑时间主要集中在汉、明两个时期,全长629千米,单体建筑354座,关堡26座。
2023-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