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时报作者:那书晨 时间:2021-08-16 10:35:46
当前,规划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沿线各地区一项义不容辞的政治任务,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对沿线有关省份来说,省域内需着力省市联动、部门协同,有力有序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一套高效运转的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为组长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可将办公室设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组建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工作专班,长城沿线各市成立市级领导小组及相应机构。二是健全运行机制。制定完成相关区段的建设实施方案、重点项目推进方案及年度重点工作方案,形成以建设保护规划为引领的“1+ 3”工作推进体系,同各成员单位及沿线各市全力推动所承担的各项建设任务落实落细。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暨公园专班工作运行保障制度、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规则等系列工作制度,确保日常工作高效运转。四是创新管理模式。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委托有关院所开展国家文化公园体制创新研究,形成初步成果。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有效管理,如有的市成立国内首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中心;有的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保护传承组、研究发掘组、项目建设组、生态环保组等工作组;有的市成立了包括沿线相关县市分管县长组成的工作专班等。
坚持国家标准,高起点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一是以大格局、大视野、大境界抓好顶层设计。对标中办、国办建设方案,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重要发展规划任务等统筹推进。二是突出文化内涵,弘扬长城精神。在体现“万里长城”整体辨识度的基础上,以突出省域内重点段为引领,精心构筑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长城文化地标、文化名片,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三是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做好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立法工作,科学划定管控保护区,完善长城本体及周边管控措施。同时,做好长城周边旅游景区、建筑物整体风貌设计,确保与长城遗址遗存协调匹配。
坚持高质量要求,扎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聚焦五大工程,强化项目支撑,优化项目布局,明确投资主体,建立省级规划重点项目库,形成标志性项目示范引领、配套支撑项目均衡布局的分类、分级、分期实施的项目推进体系。组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推进会和现场调研督导,积极开展项目银企对接、招商推介等活动,高标准推动重大工程落地实施。一是做实保护传承工程,实施长城本体保护修缮、监测预警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关长城文化博物馆、遗址公园及长城亮化工程等标志性展示载体,夯实长城保护根基。二是加强研究发掘工程,开展长城文化精神研究,深入挖掘长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精神价值,使长城蕴含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鲜活起来。三是优化环境配套工程,建设提升风景道、导览导游、形象标识等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生态涵养和景观风貌保护修复,让长城沿线环境风貌靓起来。四是深化文旅融合工程,谋划实施融合示范区建设提升、产品培育、品牌塑造等系列项目,让长城文化因子迸发产业活力。五是创新数字再现工程,推进长城“互联网+”建设,提升数字化展示水平,激发长城文化传播新动能。
坚持高水平呈现,全面展示长城文化和旅游新风貌。一是活化传承,合理利用。创新公园建设模式,促进优质文化和旅游资源一体化开发,以旅游驱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加大文化惠民力度,使公园建设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坚定文化自信。二是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坚持文化引领,深入挖掘喜峰口长城抗战、黄土岭大捷、山海关保卫战、冀东根据地等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爱中华·颂长城”长城之歌征集、“行走长城”采风创作、全国新媒体自驾游长城等主题活动,叫响“红色长城”。实施长城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景观整体风貌修复,建设长城风景复合廊道,打造长城生态文化游全国样板,建设“生态长城”。开展长城文物文化资源数字化采集,推出可阅读长城数字云平台,创新场馆展陈体系,构建“数字长城”。策划推出“长城脚下话非遗”特色节庆、“长城人家”主题民宿、“长城味道”特色美食等系列品牌,同时打造长城游览经典线路和文创产品,展示“魅力长城”。三是融合发展,开放共享。建设提升一批高等级景区和度假区,积极培育文化演艺、冰雪温泉、康养体育、研学旅行等一批新业态产品,创作生产富有地域风情、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一批文旅融合示范区和传统利用区,持续放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辐射和外溢效应,彰显长城文化的持久影响力和强大生命力。
(作者系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