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山西大同守口堡村:从“长城边塞”到“文旅明珠”的蜕变

来源:大同日报作者:时间:2025-04-20 12:05:00

暮春时节的山西省大同市守口堡,片片杏林绽放如云,明长城遗址在山脊蜿蜒,黄土夯筑的烽燧与青砖古屋遥相呼应。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军事要塞,曾见证“隆庆和议”的历史时刻,如今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蜕变。从国家级贫困村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守口堡村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古长城脚下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当代史诗。

阳高县龙泉镇守口堡村位于阳高县城北10公里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从村南穿过。这座坐落于明长城脚下的古老村落历史上曾是屯兵戍边的军事要塞,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与历史的沧桑。近年来,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态资源,守口堡村坚持“文旅兴村、产业富村”的发展思路,实现了“田园变花园、山区变景区、资源变资金”的转变,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典范。

守口堡村的发展始于生态修复的深耕。阳高县自20世纪50年代起便以水土流失治理闻名,大泉山首创的“八连环”治理模式曾获毛泽东主席批示推广。近年来,守口堡村继承这一传统,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杏树种植与水土保持结合,形成了如今“梯田绕山、杏林遍野”的生态景观。

步入守口堡村,脚下以水泥和青石板铺就的主路沿着山势向长城脚下延伸开来;路东的黑水河水流潺潺,一条“杏韵廊桥”跨河道将村庄和东边杏林连接起来;路西的村史馆、堡门街,展示着守口堡的变迁与传承;村东的大片杏林,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

刚刚卸任守口堡村党支部书记的龙泉镇党委组织委员姚月林边带记者参观边介绍,守口堡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立足“写生创作基地、长城夯筑艺术、美丽休闲乡村”三大主题,以“艺术乡村”为视角,通过“文创驱动、艺术引领、生态筑底”形成多点产业、联动布局、多点引爆的发展格局。

随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成通车,近年来,守口堡村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依托8.5公里明长城遗址,建起了SOKO夯筑美术馆、游客服务中心、农展厅、观景平台,升级改造杏林大道,打造“梦回守口”等15处景点,每年定期组织“光映长城艺术之夜”、杏花节、丰收节、摄影展等系列文旅活动,使守口堡村成为网红打卡点。

“马上又要举办杏花节了,到时候守口堡村到处都是前来登长城、看古堡、赏杏花的游客,特别热闹!”姚月林激动地说,阳高县连续多年在这里举办杏花节,非遗美食、民俗演艺、杏花集市等年年都能为游客带来不同惊喜。

“春风吹开千重锦,杏花烂漫吐芬芳”,每到春天杏花盛开,山川、田野、长城相映成趣,景色格外壮美;“格桑花艳已秋凉,万紫千红遍地香”,晚秋时节的守口堡,山岭重叠,层林尽染,漫山遍野的格桑花吸引万千游客走进守口堡观景探幽……随着“赏花经济”的持续升温,守口堡村一年四季游人不断,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带火了村里的民宿经济。

穿过堡门街门楼,沿着守口堡村的主街道往村子深处行走,拐入一条小巷后,门头写着“守口人家”的龙泉小院精品民宿便映入眼帘。推门进入小院,抬头便可看到远处的古堡,院内干净整洁,几间客房内,上下水、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房嫂胡菊芳正在打理房间卫生。“这点营生真不错,去年一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胡菊芳乐呵呵地说。

“为了让游客玩得开心、住得舒心,我们通过改造村党支部大院,打造了长城烽语民宿客栈,盘活村里的闲置院落,建成龙泉小院精品民宿,从这两年的运营情况来看,效益非常不错。”姚月林说。

位于村南的山西巳林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守口堡村于2018年引进的一家以杏酒、槟果酒、玫瑰酒、番茄酒、蒸馏酒等果酒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

“每年7月进入杏果成熟季,企业门前成群结队的收杏场景非常壮观,我们企业每年可就近消化杏果25吨,产杏酒300吨,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就业增收。如今,‘守口堡杏酒’已经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名片。”企业负责人王金香介绍道,今年企业准备上马二期项目,全部投产后,企业联农带农效益将会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