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济南市投入2000余万元,加强对齐长城重要点段修缮保护及展示,先后开展源头保护展示、源头主题标识雕塑建设、齐长城锦阳关、青石关及东门关保护等10余项工程,其中源头保护工程将“高强无机纤维材料”用于夯土层墙面保护,创造了岩土文物保护新经验。
2023-01-31《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齐长城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物等部门可以通过设置齐长城巡护公益性岗位、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对齐长城的巡查、看护。
2023-01-03乘着国家启动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东风,山东齐长城沿线7市17个县(市、区)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因段制宜,差异化打造齐长城文化名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
2022-12-29近期,乘着国家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东风,山东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优先,推动齐长城沿线的7市17个县(市、区)依托丰富的资源,全方位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开启了齐长城保护与利用的新篇章。
2023-01-099月21日,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2022-09-219月7日至8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淄博市博山区政府承办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推进活动在淄博市博山区举办。
2022-09-108月21日上午,山东省莱芜区齐长城(锦阳关段)保护利用项目规划评审会在莱芜宾馆召开。
2022-08-22位于山东省淄博市的齐长城是齐长城中段,主要分布在博山、淄川和沂源境内,约占整个齐长城长度的六分之一,保存相对完整。
2022-08-128月9日,济南市已经编制完成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济南段)文旅研究。
2022-08-10《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草案)》已经山东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初次审议。根据《山东省地方立法条例》规定,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草案)》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2022-08-03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对《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草案)》进行审议。
2022-08-01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围绕《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山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规,进行审议,聚焦该省重点关注的工作领域,通过科学立法为减排降碳、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提供制度保障。
2022-07-26近年来,山东扎实推进齐长城保护利用工作,通过创新实施“红黄绿”段保护管理、修缮保护项目带动等夯实齐长城保护成果,同时,将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工作统筹推进,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07-08近年来,山东省齐长城保护区在文物保护、生态优化、设施建设以及与新时代融合接轨等方面成效显著,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非遗融入当下生活的可复制的“山东智慧”。
2022-06-28齐长城是历史上修建年代最为古老的长城,被誉为“中国长城之父”,是齐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长城绵亘于齐鲁大地的脊梁之上,是自然和人文旅游的横向中轴线,具有巨大的文旅开发价值。近年来,齐长城淄博段沿线乡村立足齐长城这一优势文化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2022-06-286月13日,记者跟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走近齐长城”媒体行活动走进青岛市黄岛区,实地探访青岛“长城+旅游”的保护发展路径。
2022-06-2211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走近齐长城”媒体采访行活动来到淄博市,就齐长城的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实地探访。
2022-06-22山东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等地,自古以来便是战略要地,其境内的齐长城遗址距今已有2600余年。如今,这座古长城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不断焕发新生机,将成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06-216月10日下午,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走近齐长城”媒体采访行活动来到济南市莱芜区境内,就齐长城的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实地探访,先后去了境内齐长城保存最为完整的锦阳关和青石关遗址,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长勺之战、艾陵之战等重要历史事件。
2022-06-17齐鲁春秋入黄海,修筑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承载着齐文化的文脉内涵,也见证了齐鲁大地2600年来的沧桑巨变。
2022-06-176月10日,记者跟随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走近齐长城”媒体行活动,来到济南市莱芜区,实地探访了齐长城济南段的保护管理情况。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