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三代长城守护者的劳动密码

来源:延庆报作者:记者 韩冰时间:2025-05-07 13:35:00

“五一”清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石峡村还笼罩在薄雾中,梅兰芬牵着5岁儿子梅子昊的小手站在村口,橙色工作服上“长城保护员”字样格外醒目。“今天要去103敌台到107敌台,来回十多里路,咱们得赶在游客上来前出发。”她边说边检查背包:花露水、镰刀、手锯、干粮和水一应俱全,这些都是夏季巡查的必备物品。“上个月被土蜜蜂蜇过,现在带上花露水心里踏实些。”

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梅兰芬步伐轻快。作为石峡关长城段专职保护员,她每周至少巡查五次,如今手机成了她最得力的“助手”。“现在都用手机拍照记录,把去年、前年的照片和今年的对比,城墙裂缝是扩大还是缩小,一目了然。”她指着城墙一处裂缝说:“这个位置去年宽3厘米,今年缩小到2.5厘米,说明保护措施有效果。”梅子昊虽然还不会写字,但会认真盯着妈妈的手机屏幕,模仿着并用小手比画“记录”。

上午九点,山脚下渐渐热闹起来。看到有游客试图靠近未开放区域,梅兰芬立即掏出手机,调出《长城保护条例》条文和历年坍塌案例照片,耐心解释:“您看,这些墙体承重已经很脆弱了,咱们得一起保护老祖宗的遗产。”梅子昊也跟着奶声奶气地说:“叔叔阿姨,长城需要我们保护呀!”游客们听后,纷纷退回安全区域。

正午时分,烈日高悬。梅兰芬坐在烽火台边,用手机仔细拍摄墙体细节。梅子昊蹲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妈妈手机里的照片,时不时用小手摸摸城砖上的箭孔。“妈妈,这个洞是不是以前打仗留下的?”“对呀,这就是历史的印记,我们得好好守护。”梅兰芬笑着说。

说起现在的工作,梅兰芬眼里满是感激:“好多爱心人士关注到我们,给我们发了新装备,背包、手电筒、测距仪啥都有,心里特别感动。所以我们节假日也不休息,就想把这份工作做好,回报大家的关心。”

夕阳西下,母子俩踏上归途。梅兰芬的手机相册里又多了几十张巡查照片,这些都是长城保护的“数字档案”。“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在梅兰芬看来,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传承。“我父亲义务守了一辈子长城,现在我和妹妹接过了接力棒,以后也要让孩子知道,守护长城是我们的责任。”

暮色中,母子俩的身影与蜿蜒的长城轮廓渐渐重合。山风送来八达岭景区的欢声笑语,而石峡关的野长城在星空下更显肃穆。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梅兰芬母子用2万步的巡查、12小时的坚守、365天的接力,诠释着“守护”二字的重量……当游客触摸城砖上的箭孔时,摸到的不仅是历史的沧桑,更是无数像梅兰芬这样的普通人,用汗水与初心编织的文明守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