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定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作者:时间:2025-03-19 16:50:24
榆林市定边县境内长城遗址为隋、明两代修筑,呈东南——西北走向绵延贯穿全县境内,人字形分布于境内15个乡镇(街道办)。主要包括大边、二边和烽燧线,墙体全长256.057千米,其中敌台、马面、烽火台等单体建筑339座、关堡15座、营堡10座。2017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定边县境内隋、明长城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定边县明长城盐场堡镇段长城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2021年10月定边县盐场堡长城遗址公园开工建设。近年来,定边县不断提升长城保护工作建设水平,让古老的长城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
提高政治站位,建立长效协同机制。一是定边县委县政府坚持把长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听取全县长城保护工作汇报,研究长城保护有关工作,成立定边县文物(长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提升长城保护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定边县文物(长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文物(长城)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制定并印发了《调整文物(长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工作制度》《定边县文物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文件,全面提升了定边县文物保护长效机制。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定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长城遗址保护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以对党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加强县域文物及长城保护工作。2024年以来,先后组织召开关于文物(长城)保护工作会议8次,会议重点传达学习关于文物(长城)保护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 ,以及落实文物(长城)保护工作安排部署等相关工作。
加强文物(长城)保护力度。将文物(长城)保护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评体系,落实乡镇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县政府与19个乡镇(街道办)签订了《长城保护工作责任状》,全面夯实文物保护责任,落实长城“六个一”工作机制。一是成立由局文保股、执法队、文保中心专项巡查队伍,每月对各乡镇长城保护工作进行巡查,做到乡镇一月1巡查,文保员一月4巡查,确保长城巡查无死角;二是各有关乡镇(街道办)于每月29日前上报文保员和乡镇巡查记录和现场照片,2024年在“长城安全巡查与监管平台”上传巡查记录9709次;三是着力推进长城保护巡查问题整治工作,县长城巡查队出动车辆160余次、巡查文物点445处,巡查发现并整改长城周边倾倒垃圾问题、维修破损防护围栏;四是开展文保员工作安全培训1次,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培训2次、培训人员130多人,举办消防应急演练1次;五是2024年新栽设长城保护界桩1341根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责任碑35处。
强化涉长城项目管理。履行基本建设项目文物保护审批制度,严格落实《榆林市文物广电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涉长城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确保涉长城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到位。
推动定边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按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要求,定边县成立了定边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定边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和《定边县关于成立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协调推进专班的通知》等文件,召开了第四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工作会议。9月11日至9月30日,榆林市文物普查工作队进驻定边县,划分19个工作队共89人深入到19个乡镇(街道办)开展文物普查工作,为定边县摸清文物资源家底,奠定了文物保护基础。
实施了定边盐场堡长城遗址公园项目。该项目依托国家级重要长城点段——明长城盐场堡镇段进行建设,以长城遗址为中轴,以大漠边塞风光展示为主旨,建设文旅融合、休闲主题文化公园,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包括长城遗址公园生态停车场和长城文化主题陈列展示馆建设,目前,一期工程主体已全部完工,正在推进长城文化主题陈列展示馆装修布展工作;为加快长城遗址公园项目整体建设进度,我们在推进实施一期工程的同时,同步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前期相关手续办理。
实施文物保护单位抢险加固工程。完成了定边鼓楼抢险加固工程档案材料验收,抢险支护因自然风雨侵蚀的辛圈村敌台、北园则村8号和9号马面。
加大文物保护宣传。一是5·18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博物馆免费开放宣传活动,面向市民朋友们发放文物保护宣传资料2000多份、文创产品4000多份;有效利用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投放长城保护宣传信息120多万条;二是8月份举办了2024年“长城保护宣传月”活动。活动通过播放《定边长城》宣传片,说书等非遗文艺演出,长城摄影作品展示,发放长城保护宣传手册、海报和传单、文创产品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全民树立保护长城意识,增强保护长城的行动自觉,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了宣传品5000余份。
保护好、传承好长城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时代使命。如今,在长城保护工作建设中,以定边县为代表的长城遗址所在地的人们,都表现出巨大热情与凝聚力,让古老长城在新时代巍然屹立。
(本文图片由定边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