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作者:时间:2025-03-18 18:25:00
山海关长城,是万里长城与渤海相拥的起点。
“过去巡长城靠脚力,现在有了无人机和智能平台,效率翻了几倍!”3月2日,山海关长城保护员张鹏告诉记者,去年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为10名长城保护员配备无人机、巡查记录仪等装备,极大提高了巡护长城的效率。
在“天下第一关”镇东楼,一项名为“光纤沉降与含水量变形监测”的高科技项目格外引人关注。“这项技术可利用光纤传感技术实时监测长城墙体结构变化,提前预警墙体开裂或沉降,为抢险加固争取时间。”该项目负责人介绍。
近两年,山海关区投入文物保护资金超6922万元,完成北水关墙体保护展示等6项重点工程,推动山海关长城的预防性科技保护。今年,该区计划投入2708万元实施北翼城遗址保护、遗产地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等5项工程。
3月1日,“二月二”老龙头全国舞龙大会上,山海关区长城幼儿园舞龙队的表演充满童趣。近年来,山海关区组织开展长城文化进校园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推动长城精神融入血脉。
立足保护传承,古老长城又添新景。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河北段核心项目,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是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去年,该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近年来,河北省坚持整体性、系统性、预防性保护,深入挖掘长城文化资源,全方位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率先在全国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工作立法,制定《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党的十八大以来,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17亿元用于长城保护维修工程;连续四年举办“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联动长城沿线15个省区市携手推进长城非遗保护。
“长城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当下生活的参与者。我们要让这份遗产既‘留得住’又‘活得好’。”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将以保护为根、文化为魂,不断擦亮长城世界文化遗产“金名片”,书写新的长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