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风景篇|行走榆林长城,看遍塞北风光

来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官网作者:时间:2025-02-18 16:36:39

榆林,这座丝路驼城,在“九边重镇”这张身份名片之外,还拥有着江南之灵秀与塞上之雄浑交融的自然美景。榆林之美,是处处皆风景。现在,让我们一同行走榆林长城,去看尽九边重镇的塞北风光。

榆阳区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城区东35公里处,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的交错处。这里有黄土高原最典型的塬、梁、峁等地形,也有月牙状沙丘的沙漠景观,还有随山蜿蜒的碧水和居于窑洞的人家。目前,景区内原生态环境良好,主要有黄土峰林地貌景观、第四纪黄土典型地层剖面、普氏野马古生物化石、沙丘沙垄景观等四大地质遗迹类型。

镇北台

镇北台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之一。

镇北台建筑构造独特,布局严谨,充分体现了古代军事工程的智慧与匠心。五千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恰似历史的宽广胸襟,承载着边疆的风云变幻。台下款贡城怀抱红山,北侧长城宛若巨龙逶迤在大漠中,上台下城和长城构成了长城中部一处完整、牢固、险峻的军事防御体系。

红石峡

红石峡又名雄石峡,红岩对峙,杨柳成荫,长城穿峡而过,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经过这里,必会吟诗唱和,故而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和壮观雄浑的石刻书法。笔力雄健、文采飞扬,辉映出石壁的胸襟,因此红石峡也被誉为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

黑龙潭

黑龙潭,因“龙穴藏珍”而得名,四周群山围抱,松柏掩映,谷内九潭连环,泉流涌动,是一方奇观天成的宝地。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交织在一起,穿梭其中,抚摸那些历经沧桑的石柱与牌坊,那份庄重与宁静,让人心生敬畏。

横山区

卧龙山

奇山兀立,峰峦叠起,蜿蜒曲折,连绵不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卧龙山五峰相连的山川壮景。

登高可望涓涓清流蜿蜒东去,远眺则可见湿地飞禽相映成趣。漫步卧龙山,可在鲍寺一览佛像威严,还有古城寨遗迹、千年古榆和转兵洞遗址等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散落着先人灿若繁星的智慧。

神木市

尔林兔大草原

未及进入尔林兔大草原,《敕勒歌》中那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动见牛羊”的场景便浮现在眼前。作为一个集田园花海休闲观光、农业生产农事研学、精品草原主题露营、民俗文化美食街区等于一体的农旅田园综合体,尔林兔大草原既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榆林近郊旅游的网红景区、门户景区。

碧麟湾

碧麟湾,有塞北大漠的雄浑,也有江南水乡的温柔。作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这里“石山傲然如麒麟,蜿蜒寒碧卷深情”美如画卷,让人流连忘返;这里可以“春游园、夏避暑、秋赏花、冬玩雪”,一年四季各有特色……

二郎山

作为神木的标志性景观,二郎山山势蜿蜒跌宕,巍峨险峻,其海拔为1082米,素有“陕北小华山”的美称,又因其状如骆驼双峰,也称“驼峰山”。

二郎山作为一个集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于一体的旅游景观,窟野河、秃尾河会流于山前,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其后;西边沙石相间,一片果林,东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从山门拾级而上,乱石嶙峋,山势异常陡峭,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异常雄伟挺拔。

府谷县

莲花辿

莲花辿是蒙晋陕鸡鸣三省之地,如莲花般绽放在黄土地附近。莲花辿被称为黄河边上的“五花肉”,山石皆红白相间,峰峦远近高下相错,周围数以万计的圆尖石墩,高低相拥团簇,宛若一大池待放的莲苞。

每至雨过天晴,或是夕阳西下时,这里的红砂岩色泽更为鲜艳,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自然画卷。

黄河入陕第一湾

如果说,莲花辿是大自然赐予的鬼斧神工之美,那么黄河入陕第一湾就是黄河给予榆林的诗篇。

站在观景台上俯瞰,这里有黄河奔腾的另一面——安静而祥和,黄河水平静地流淌,滋养着两岸万顷良田。秋冬时节,万籁俱寂之间,微风拂过河面,此刻的黄河宛如一条金色的绶带,将两岸广袤的土地串联在一起,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韵律。

靖边县

镇靖堡

镇靖堡,是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自然山水风光为一体的镇靖古堡文化旅游区。在位于镇靖堡西侧的山坡上,惠中权故居正坐落于此,券门上方的红星格外显眼。重温党的峥嵘岁月与光辉历史,三边文化历史也不能错过。三边民俗文化园的窑洞外观形式颇具陕北特色,内部农耕简史、农耕文化、时代印记等展览独具匠心。

清凉石窟

在靖边,有一种悠然叫“清凉石窟”。走进景区,两山葱茏翠绿、巍峨壮观;山风环绕丝丝沁凉;伊水潺潺清澈碧透。与碧水蓝天的美景不同,山崖上的石刻诉说着某种神秘诗意,仿若一座精美绝伦的“书法石刻艺术博物馆”。顺着栈道一路前行,廊道亭台自成一景,石刻绵延、历史悠悠,在山水相依中,清凉美景和石刻文化交相辉映,更衬得山色清新翠绿、伊水波光潋滟。

波浪谷

解锁大地的指纹,触摸时光的年轮,靖边县波浪谷形成于距今9600万年的白垩纪,拥有着亿万年的形成历史,因拥有全国罕见的波浪形红砂岩而闻名,地质学称之为丹霞地貌。

目前,景区项目为陆上丹霞区域,根据地貌景观特点,又分为火焰丹霞、赤壁丹霞和地心丹霞三部分。这里的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多样,全国罕见,形若流水翻涌,雄伟如通天赤壁,壮观非新、奇、险、峻不能形容,是一处集摄影、写生、探险、研学、旅游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定边县

盐场堡三五九旅窑洞遗址

盐场堡三五九旅窑洞旧址,有着“‘中央第一财政’的‘红色长城’”之称。三五九旅窑洞遗址是1940年八路军三五九旅2000余名指战员开赴定边盐场堡驻防打盐留下的遗址,是定边千年采盐史上的华彩篇章。

定边盐湖风景区

万顷银湖三里廊,十分景色七分盐。定边盐湖是大自然的调色板,色彩斑斓的意境中有着持续千年的劳作,也有着峥嵘岁月里的红色记忆。

三五九旅在这里打盐自救,贡献卓越。五彩斑斓的盐田,展现了革命战士与定边人民一起开展生产、共铸红色初心的革命精神,书写着定边千年采盐史上的不朽诗篇。

三山堡

三山堡建于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城堡所在地势平坦,四周山地环绕,城平面近正方形。 在这里,古城的城墙,厚重的青砖,堆砌着前尘旧事。一段段挺拔的城墙如一个个坚守的战士,与连绵的山脉、辽阔的土地、锦绣般的农田交相辉映,直击心灵。

绥德县

合龙山景区

合龙山,一座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山,其山形酷似一条巨龙。翻开历史的长卷,这里不仅有着古老悠久的民间传统庙会文化,也烙印着红色文化的光辉篇章。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陕北特委在合龙山召开第三次扩大会议,在陕北历史上留下了极大的政治影响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郭家沟

还记得路遥笔下的“双水村”吗?沿着国道一路前行,隔河遥望,一排排石头窑洞院落若隐若现,这就是“双水村”郭家沟。这是个有着土窑土炕土围墙的原生态村落,小溪潺潺环绕村庄流淌、小路弯弯曲曲串联起一孔孔窑洞、黄土塬苍茫浑厚、古窑洞冬暖夏凉……动静相宜,美得朴素淡然。

米脂县

高西沟村

高西沟村是闻名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创造了“山青、水秀、林美”的生态奇迹。一代代高西沟人用一双双粗糙却有力的双手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将贫瘠的土地变成了“陕北小江南”。

走进高西沟村,可看到层层梯田绕山梁、座座坝堰锁沟掌,家家户户新窑洞,绵绵峰峦碧水漾。游高西沟村,可以春赏鲜花烂漫,夏享窑洞清凉,秋摘累累硕果,冬领黄土风光。

窑洞古城

米脂窑洞古城背靠凤凰岭,面对无定河,作为县治所在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也见证了无数米脂人的往事岁月。在城中漫游,石铺街巷,店铺林立,街区内民居以窑洞四合院为主格局,这些明清窑洞四合院、套院,布局巧妙、工艺精湛、装饰考究,每个院落的照壁、抱鼓石、月亮门、垂花门各具特色……整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

佳县

白云山

“高山之上白云飞,如诗如画景陶醉。”白云山因终年云雾缭绕而得名,自古便是香火鼎盛之地,香客纷至沓来。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清凉之意悄然而至,令人心神宁静。登上山顶,极目远眺,远山如黛,还能望见不远处的黄河奔腾而过。

清涧县

鱼儿峁

鱼儿峁因形状酷似一条大鲤鱼而得名,这条“大鱼”头枕无定,尾荡远山,像一条鲤鱼一般游弋在此处。

蜿蜒的河水薄雾升腾,险峻的峰丛巍峨耸立,山的奇骏、水的灵动为鱼儿峁晕染出绚丽的色彩,宛如一幅雄奇秀美的画卷铺陈在山间,一笔一画都是鬼斧神工的传奇。

北国风光景区

穿越在黄土沟壑、石崖峭壁之间,看路边、坡地枣树成林,很快到了北国风光景区——这里是《沁园春·雪》的诞生地,也是欣赏北国风光的好去处。

北国风光景区依托雄浑的秦晋峡谷、莽莽的黄土高原和滔滔的万里黄河等自然景观,打造了毛泽东诗词馆、藏雪楼、“风流人物”文化长廊以及今朝广场等气势宏伟的建筑群。在这里,你不仅可以饱览气势恢宏的秦晋峡谷,更能体悟一代伟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领袖情怀。

子洲县

金鸡山公园

金鸡山公园,位于子洲县城所在地的大理河南岸,背靠群山,下临清流,一年春夏秋冬三季,杂树生绿,青草织翠,山色宜人。

公园山顶有一座“金鸡报晓”雕塑,一只金鸡面向东方,迎日长啼,是子洲县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在这里眺望子洲县,子洲县城山环水绕,一片生机勃勃。

从荒芜沙丘到如江南一般的温婉,从广袤草原到如梦似幻的蔚蓝海子,种种风光盛况皆能在榆林窥见。这一程,行走长城看塞北风光之旅,只有来过才能懂得它的风情。

注:以上图片来自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平台,如涉版权,请及时联系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