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检察公益护长城,北京平谷近千块长城城砖“回家”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记者 张宇时间:2024-09-19 15:53:50

9月13日,北京市检察院联合市文物局召开“检察公益护长城 京华文化续新篇”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市长城保护工作情况,发布北京市检察机关“长城保护公益行动”典型案例。据悉,北京检察机关聚焦长城城墙、城堡、敌台等不同类别文物本体的保护,督促保护长城点位19处,重点推动拆除保护范围内的违法建设11处,移除线杆24根,清理耕种200余平方米,清理杂物70余处,清理植被70余处。

平谷区近千块长城城砖“回家”

长城的每一块砖都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更是人民群众情感的寄托,北京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通过发动“长城脚下的乡亲们”自愿承诺交回城砖,发挥了一线守护人的作用。

平谷区将军关长城遗址是明代万里长城进入北京段东端现存的第一座重要关口,为北京仅存唯一明代石关城。平谷区金海湖镇将军关村在将军关长城周边形成聚落而成村,是典型的“长城脚下的村庄”。

平谷区检察院通过现场走访发现,历史上该村存在村民利用长城城砖建房的情况,经初步估算,涉及房屋数十处、城砖数千块。部分房屋拆除后产生的长城城砖未有效收集保护,存在流失毁损风险,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024年8月9日,平谷区检察院向有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积极整改。制定《平谷区流散长城建筑材料征集、管理及使用办法》《平谷区将军关长城建筑材料回收及移交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细化移交、接收、保管、利用等工作程序。

目前,行政机关按照上述《办法》《工作方案》要求,对将军关村在新农村改造过程中收归村集体所有、已拆除的13处房屋的近千块城砖进行了收集,已由村委会安排专门场所集中保管,该部分城砖后续经鉴别,将用于将军关长城点段的展示、修复,让长城的历史风貌得以延续。对其余36处民房的城砖也已完成统计并登记在册,长城城砖移交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

延庆区架空危害城墙的通信线缆

针对长城周边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北京检察机关倾听群众声音,协同文旅部门、属地政府进行科学论证,寻找既能有效保护长城本体,又能妥善解决群众生活需求的方案,确保整改赢得周边群众支持。

延庆区长城总长度179.2公里,大庄科段长城属于未开发段长城,是明代内长城的主线,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庆区检察院通过无人机航拍、现场勘查、询问相关人员及大数据分析等手段进行调查取证,发现该点段长城存在通信线缆及铁质管道砌筑至长城墙体及长城城墙两侧固定铁质登梯等影响长城本体和景观风貌的情形。

2024年4月25日,延庆区检察院向相关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依法履行长城保护监督管理职责,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涉案点段影响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风貌的问题。

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针对通信线缆调整涉及资金保障、占地补偿协调等问题,多次联合检察机关召开工作推进会并开展现场实地调研,共商对策、研究方案,在征求属地政府、村委会、运营商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采取在两侧高出长城墙体4米以上线杆上架空通信线缆的方式,保障周边村民通信网络畅通。

考虑到架设登梯系方便村民生产生活的现实情况,有关部门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拆除膨胀螺栓、采用软连接方式予以加固,实现长城保护与民生保障的统一,并切割铁质管道、拆除钢丝刺绳等,还原文物风貌。

门头沟区抢救性保护“柏峪燕歌戏”

长城不仅是军事防御的伟大工程,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保护长城本体的同时,北京检察机关注重深入挖掘和传承长城文化。

“柏峪燕歌戏”是门头沟区的特有剧种,具有400多年历史,由戍边官兵军乐、军歌演化而来,是门头沟黄草梁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入选第一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门头沟区检察院走访、踏查发现,“柏峪燕歌戏”目前仅有三名区级非遗传承人,均年事已高,部分剧目唱词失传,同时存在影像资料不足、非遗档案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该剧种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挑战,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024年7月5日,门头沟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共同研究非遗传承的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制定分层级、有步骤的整改方案。

一是开展抢救性保护,通过高清视频形式加强非遗数字档案收集、记录和整理,目前已完成32个项目传承人口述、实物记录采集和27出戏词剧本的电子数字化存储;二是出台传承机制,制定《柏峪燕歌戏保护传承机制》,针对性培养传承人;制定《非遗进校园工作机制》,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意识,培养未来传承人;三是深化非遗品牌打造,持续塑造“柏峪燕歌戏戏曲(文化)节”活动品牌,并推动与区级扶持品牌有机贯通,实现“非遗+”、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柏峪燕歌戏的传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