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作者 宋美倩时间:2024-09-09 13:25:00
夏季的早晨5点,天光已经放亮,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的张鹤珊急匆匆就着咸菜豆腐吃完一碗大米粥,跟老伴打好招呼,就拿着一把镰刀、一根木杖、一个蛇皮袋出了门,开始他每天的长城巡护工作。
镰刀、木杖、蛇皮袋是张鹤珊出门的“三大件”。“镰刀是用来开路的,避免被树杈和灌木划伤。木杖是从山上捡的,比登山杖实惠好用。发现长城上有垃圾,就拾到蛇皮袋里。”张鹤珊说。
张鹤珊今年69岁,是全国首位农民身份的中国长城学会会员。自1978年开启长城巡护之路,从少年青丝到霜雪染鬓,从普通村民到长城专职保护员,40多年来,他日复一日,每天步行六七公里,巡护23个城楼。据统计,他在长城上走的路相当于绕赤道近3圈,光胶鞋就穿坏了300双。
难以割舍的情结
“长城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我还走得动,我就要一直守着它。”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张鹤珊怎会冒出自觉守护长城的念头,并且坚持了几十年?
“我看护长城就像看护自家的院墙,谁动一砖一石都不行。”张鹤珊用这样的话来概括自己的长城情结。
张鹤珊生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城子峪村,村子后山便是连绵起伏的长城。“守护好长城是我一直就有的想法。”以前,忙农活的他只能偶尔上山去看看,真正让他踏上巡护长城之路的是“黑家楼”里一块丢失的石碑。
“黑家楼”是长城上的一个城楼,离张鹤珊家不远。有一次,他在“黑家楼”里看到一块石碑。没想到,不久后,这块石碑不翼而飞。“石碑上记录着长城的历史,碑没了太可惜了。”几天后,他不顾妻子的反对,义无反顾地上了山。“祖先修长城,我来守长城。守住长城,就是守住我们自己的根。”张鹤珊坚定地说。
张鹤珊一直把长城当成家,当成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一块块青灰色的砖,被他重新搬回到城墙上;四散的垃圾,被他捡起带下山。每天清理碎石、监测险情、捡拾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长期的户外工作,让张鹤珊的肤色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腿部有着清晰的肌肉线条。40余年的辛勤巡护,张鹤珊能叫出每一段长城的名字,熟悉每一处烽火台等长城附属设施,甚至知道大部分长城砖所在的位置。风霜雨雪,寒来暑往,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而在张鹤珊看来,长城每天的风景都不一样,永远看不够。
从不缺席的坚守
对张鹤珊来说,巡护长城并非易事,需要仔细查看每一块砖石是否松动、移位、脱落;每一堵城墙体是否有酥裂、下沉;每一座城楼、每一条马道是否渗漏、积水。冬天,张鹤珊踏雪上山,从山梁上滚落到山沟里;夏天,荆棘在他身上划过,留下一道道伤疤,戴着帽子也遮不住似火骄阳;暴雨季节,山路灌满了淤泥,行走起来十分困难。下山的路更是充满挑战,稍不留神就摔倒,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前行,不时还要抓紧旁边的灌木借力……
不是所有人都能懂得张鹤珊对长城的感情,与身体的劳累痛楚相比,最让他难受的是乡亲们的不认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们靠山吃山,有人会到长城上翻开墙砖挖药材、找蝎子卖钱,把墙体撬得千疮百孔,还有人把长城砖搬回家。张鹤珊见一个赶一个,没承想对方却说他多管闲事。
任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张鹤珊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退却。如今,城子峪村附近一些生态风貌保存完好的长城点段已开发成旅游景区,四方游客慕名而来,当地旅游和餐饮业有了很大发展,村民们也纷纷办起农家乐。老豆腐、桲椤叶饼、野生蘑菇、纯天然野菜、家养的土鸡、老民居改造的民宿……都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日子富裕了,乡亲们越来越认可张鹤珊的观点,也逐渐理解了他的初衷,观念随之转变。曾拆了长城砖去修自己家的猪圈、院墙、房屋的村民,知道了长城砖的分量之后,拆房扒墙取下长城砖重修长城;曾乱砍滥伐长城周边树木的村民,认识到自己破坏生态的错误做法后,转而成为森林护卫队队员。
2003年,秦皇岛市在全国首创长城保护员制度,张鹤珊成为首批长城保护员。这个职务不仅让张鹤珊有了名正言顺的头衔,便于他能够在保护长城中行使一定的权限,同时还能使他得到一份岗位津贴,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守护长城的事业中去。
于是,每天一趟的长城巡护成了没有假期的工作。每当遇到问题,自己能够解决的绝不拖延,自己不能解决的就及时上报。张鹤珊自豪地说:“你看那边高坡上的城楼,由于多年风剥雨蚀,已经摇摇欲坠。经过我的及时上报,2022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对楼体进行了抢险加固,现今这座城楼焕然一新。”
情意绵绵的传承
台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一边在荧幕上播放着图像,一边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解。台下黑压压坐满了人,大家摊开手中的笔记本,认真记录着老人的精彩话语。看到这样的场面,人们一定以为这是专家学者在举行一场专业的报告会。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讲课者正是张鹤珊,他正在为区里群众进行长城文化普及和宣讲。像这样的活动,市里、区里每年都要举办多场,张鹤珊这个主讲人总是随邀随到,很受大家欢迎。”
用张鹤珊的话来说,“长城是‘大家闺秀’,但不能‘养在深闺人未识’,我觉得自己有责任来宣传它,让更多人知道它、了解它,从而加入保护长城的行列,让子孙后代在长城文化的滋养下成长”。
就是出于这样的情意,张鹤珊在保护长城实体的同时,还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长城文化、长城民俗、长城历史。张鹤珊尤其喜欢坐在古城堡门口的大松树下、石碾子旁,听村里老人讲述那些已经无法考证的民间传说,并一字一句地把这些故事记下来。2009年,张鹤珊收集整理了20多个长城故事,在国际友人的帮助下出版了相关书籍,受到许多爱好长城、研究长城的人的欢迎。
伴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长城点段被人们熟知,许多保护措施和先进理念也被引入保护机制。已经成为中国长城学会会员的张鹤珊把自家院子改建为长城保护站,许多专家学者来向这个长城“土专家”请教有关长城的问题,各国的游客也慕名来到他家里,听他讲长城故事。“让我讲长城的故事,讲长城的现状,我都不用准备。这些东西都在脑子里装着,张嘴就能说。”张鹤珊说。
随着长城文化旅游越来越热,张鹤珊更是变着法儿宣传当地长城文化。他学会了摄影,并成了摄影家协会会员。那些平常游人拍不到的长城四季风光,春天的山桃、夏天的丁香、秋天的霜叶、冬天的瑞雪……都成为他相机中的珍藏。张鹤珊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秦皇岛境内的长城,有机会能到这个地方来看一看。
张鹤珊还学会了在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向全国各地的网友讲解长城文化。巡护长城时,看到沿途的美丽风景,走访周边的古老村落,搜集到和长城有关的新的故事,张鹤珊都会随手拍下来、记下来,制作成短视频,讲给网友们听。
张鹤珊已经年近古稀,他最担心的是自己干不动的那一天,谁来守护长城?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儿子张小山开始接他的班了。为了准确测量长城和城楼的建筑形式、材料、尺寸等详细信息,儿子跟着他上山,用皮尺一米一米地丈量。张鹤珊还在培养更多人对长城的兴趣,他想通过一代代的传承,永远将长城守护下去。“长城的保护,不是我一个人的事,需要全民关注、全社会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把长城保护工作做好。”张鹤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