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怀柔官方发布作者:记者 黄林 夏梦时间:2024-08-29 15:20:28
近日,北京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经过3个多月的考古发掘,第120号敌台终于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露出了一度被掩埋在沙石之下的建筑结构。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箭扣长城五期考古项目负责人尚珩说:“通过发掘我们知道它是一个回廊中心式结构的,周围是一圈儿回廊,中间是一个独立的一个小屋子,南北两边开两个门,东西各开一个门,并且这个屋子的顶部并不是拱券的,而是木楼板形制的。在考古发掘之前它跟现在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南边的这一个地方,现在大家看是一片空地,但实际上我们在发掘之前呢这个地方是完全因为垮塌形成了一个特别大的砖土堆积的大的斜坡,之前它埋的深度比现在高出一米,也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底下颜色偏深的区域,如果在考古挖掘之前来这儿的话,会比我们现在踩的地方高出近一米,现在我们踩的地面其实跟明朝士兵生活的地面是一样的。”
箭扣长城五期保护修缮项目全长915米,涵盖117号至122号的6座敌台及中间的城墙,同时项目采用“先考古,后修缮”的模式,以考古发掘为开端、多学科研究为手段、数字化跟踪记录为保障,为长城修缮工作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除了传统的考古发掘之外,我们还引用了一些比较新的技术,比如三维倾斜摄影建模技术,在每一个时间节点,比如说清理植被之前,考古发掘之前,考古发掘到一半的时候,考古发掘结束,包括修缮结束。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我们都会把它做一个模型出来,这样的话一个是能最大限度地保留不同重要时间节点的资料,另外我们可以把这些模型材料作为基础素材进行深加工。而且我们此次是科技考古全介入,有做植物的、动物的、做砖瓦的、做环境的、做石灰的,因为同样的看长城,从不同的学科角度看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和以前相比,我们会发现长城的文化面貌更加丰富,更加有生活的气息,比如长城是如何营建的,是如何使用的,你会发现长城活了,它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建筑,它变得非常有烟火气。”尚珩说。
自今年4月该项目正式启动以来,考古团队自西向东稳步推进工作。截至目前,除122号敌台无考古任务外,第121、120号敌台的考古发掘任务现已圆满完成。通过发掘,大量砖石等文物得以重见天日,不仅丰富了大家对长城历史的认识,更为后续的修缮保护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同时,修缮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支由兴隆门瓦作第十六代传人程永茂带领的团队紧随考古队的步伐,对项目内敌台和城墙进行修复、加固作业。截至目前,已完成对122号敌台,122号敌台至121号敌台间城墙的全部修缮工作。目前团队正专注于121号敌台的修缮作业。
怀柔区文物管理所长城修缮技术指导专家程永茂说:“我们现在在121敌楼上,这两天我们把它做完了,上次大家看还是一个残破的(状态),这个敌楼的特点是铺房的山墙和后檐墙是空斗形式的,为了把信息真实传递下去,我们这次做得也很认真,做的空斗墙,原来照片残状是什么样的我们就是怎么做的,铺房的地面用咱们的旧砖给它进行了揭墁,面砖不再用新砖恢复了,能满足排水就达到目的了。”
秉持着“修旧如旧”的理念,此次修缮工程力求在每个环节上做到细致入微,使长城古朴的现状得以传承。工人们精湛的拼接技艺和对古砖的巧妙再利用使整个修缮过程如同一场艺术雕琢,不仅保留了长城原有的历史沧桑感,更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修复后的长城与古长城风貌完美融合,只有砖缝间的色差见证了整个修缮过程的艰辛。
程永茂说:“我最喜欢的是这块地的拼接,全都是用小砖几块拼起来的,完全体现了我们随残,随旧的原则,保证了我们遗址长城原有古朴的样子,我们修缮箭扣长城近八年时间,除了第一期因为长城段残破程度较高,后面几期都严格控制了(新)砖的补配量,基本上现在二期到三期都控制在5%以内了。”
随着五期项目的顺利推进,整个保护修缮工程预计将于2026年11月全面完工。届时,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箭扣长城将以更加完整、更加真实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为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