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寻迹青海 探寻明长城之“最”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记者 王晶时间:2024-08-01 15:27:28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青海也有长城,它犹如巨龙,盘踞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崇山和川谷之间。

7月24日,沿着崎岖的山路,登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娘娘山,极目远眺,烽火台、城墙在绿意盎然的山川之间曲折蜿蜒,古朴中透着静谧。据了解,大通境内的明代长城海拔最高点接近4200米,是中国海拔最高的长城,也是青海省内明长城中保存最完整、形态最丰富的一段。2020年11月26日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从明朝正德年间(十六世纪初)起,青海逐渐修建长城防御体系,到隆庆年间(十六世纪后期)修建完成,主要防御当时蒙古势力对明西宁卫的侵扰。据《西宁府新志》记载:西宁周边的长城围绕着明西宁卫城,从北、西、南三面构成拱卫形状。属北线一段,是西宁卫城重要的外围防御工事,全长44009米,墙体脉络清晰,雄伟壮观,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

“不同于大家熟悉的砖包城,大通境内的明长城主要为夯土结构,以石头垒砌、斩山为墙、挑挖壕沟及直接利用高大山体等不同方法,构筑了长城的敌台、关隘、城堡、烽火台、山险墙、山险等防御工事。其修筑吸取历代军事防御建筑建造技法之精华,展现了中国长城防御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严密的军事防御布局,科学设防,通讯报警联络系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样结构和艺术的营造方法,对研究明朝时期的军事防御建筑建造技法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大通县博物馆馆长张增录介绍说。

遥望群山,层峦叠嶂。聆听专家讲解,再次走近明长城,一股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扑面而来。断壁残垣之间,蕴含着烽火硝烟、金戈铁马,残缺之中,折射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环顾四周,耳边微风习习,遥望历史,思绪万千。经过几百年历史血与火的洗礼,风霜雨雪的冲蚀,依然巍然屹立在这高山之上。如今,明长城作为一份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供人们瞻仰、凭吊。

晨光熹微,59岁的上庙村长城义务保护员伊正才在陡峭的明长城上攀爬,3个小时的巡查,十几公里的山路,一边随手捡拾垃圾,一边检查长城保护情况。他说:“这都是日常规定动作,如果看到明长城出现新的破损,我们要及时拍摄记录,上传汇报。全县像我一样的长城义务保护员有17名,我相信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守护长城的行动中。”

跟随伊正才的脚步,我们沿着一路青绿走进上庙村,平坦的道路、宽敞的停车场……村口新修建的国家文化公园上庙村游客服务中心十分显眼,走上二楼,平台摆放着一台高倍望远镜,可供游客远距离清楚地观赏长城。

“这是祖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作为长城山脚下的村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保护传承好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宣传长城文化,今年下半年我们准备发展民宿、开办农家院,让村民们都行动起来,将文化活动、体验项目围绕明长城展开。”上庙村党支部书记任锡恒说,要加强长城保护利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让乡村民宿成为长城文旅资源的承载活化之地,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为了较好地展示瑰丽的长城历史景观,进一步丰富西宁周边的历史文化旅游内涵,大通县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聘请专业机构对大通明长城庙沟段、娘娘山段等段位进行勘察,制订《青海省大通县明长城保护性建设评估报告和项目实施方案》,先后投资1800多万元对明长城(大通段)4.7公里实施抢险加固,建设西山段长城保护界桩、围栏及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

“未来,我们要通过建设青海省长城(大通段)文化公园文化科普馆等设施,力求打造一条明长城链接式优质旅游线路,形成历史文化科普、明长城实地游览、明长城故事发掘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效观摩流程。更好地传承大通明长城文化并利用长城沿线传统村落整合资金项目谋求长城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将长城脚下的河湟文化与乡村旅游紧密融合,提升大通县国家级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品牌效益。”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李玲玉说。

游龙舞动,山河多娇。跨越五百年,纵横近百里,明长城见证了这里的历史沧桑和时代巨变。如今,长城文化正在释放巨大潜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赋予旅游新内涵,赋予人们新认知的同时,也在续写古老故事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