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作者:记者 李如意 颉亚珍 龚正龙时间:2024-06-25 16:57:46
风从海上来。一架无人机盘旋而起,沿海岸线奔向山峦。由远及近、定格拉开,监控屏幕上,盘踞于山海峰峦间的长城雄姿尽显,蜿蜒墙体之状貌尽收眼底。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6月初,山海关区进入“长城游”旺季。对于80后长城保护员张鹏来说,这是一年之中极忙碌的时刻。“长城保护员全年在岗。旅游旺季,往往是空气质量、环境因素等最佳时刻,也是游客和长城接触最多的时候,此时利用无人机拍摄和巡护长城尤为重要。”张鹏说。
记者了解到,所拍摄图片的时间、位置等信息会传输进文物系统数据库。通过与之前拍摄的资料进行精准对比,可迅速判断长城墙体状貌近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要不要进行预防性保护。这些数据对于长城“强筋健骨”起了很大作用。
秦皇岛境内,滨海长城、平原长城、高山长城、河道长城等集中存在,长城资源得天独厚,长城保护任重而道远。秦皇岛市是我国较早试点长城保护员的地区。为了弥补基层专业力量的不足,部分县区率先成立长城保护员队伍,张鹤珊等村民成为首批长城保护员,通过靠近长城的优势,对长城进行动态安全监管巡视。2018年,秦皇岛市进一步完善长城保护员管理机制。
相比于张鹤珊那一辈人的徒步巡视,张鹏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长城保护员2.0版”:“长城保护专业性越来越强,对科技手段的运用越来越精细。2.0版,实现了两代长城保护员巡护长城的接力守望,是顺应时代需求的‘科技版’。”
秦皇岛长城以雄奇险秀著称。出山海关关城,东北方向8公里外,在两山对峙的峭壁峡谷间有一处“倒挂”胜景,名叫“三道关”——第一道设在涧口,依山傍崖;第二道悬于绝壁,高耸入云;第三道盘于岭腰,劈山截谷。自涧口仰望,三道石砌长城从崖顶逶迤而下,直插谷底,又依山背奔腾而上。接近75度的坡度,给人工巡护出了难题。
“无人机能飞到人难以攀爬的地段,优势在于对长城进行全方位拍摄观察。”开启定位功能、打开记录软件、连接数据共享传输……说话间,张鹏操作的无人机腾空而起,片刻后便传回三道关长城墙体的清晰影像,而这些影像可实现前后方的即时共享。如今,所拍照上传的长城建筑开裂等隐患信息,已成为有关部门开展长城保护的参考。
山海关区境内明长城约27公里,长城两侧村落居民生产生活与长城息息相关。为高效地保护长城,队员们摸索了一整套报备、巡查、监督、反馈体系。“这是巡视状态记录软件,记录巡查人员的线路轨迹,分析路程路况……”张鹏告诉记者,如今更多科技手段运用到长城保护中,如信息标注软件、定位软件等,极大地提高了巡护效率。
“目前,山海关区长城保护志愿服务队有志愿者近百人,长城保护员就是从众多优秀志愿者中选拔出来的……”张鹏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一直担任山海关区长城保护员团队的队长,目前这支团队有10人,以“80后”为主。除了运用新科技进行巡护,队员们还结合大数据、专业应用软件等,更好地服务长城保护和宣传。
从抢救到修复,再到预防,河北长城保护稳步向前推进。来自民间的长城保护员,正在其中有效地发挥着社会力量的灵活优势。“‘长城保护员2.0版’团队,可用四个关键词来形容——年轻化、知识化、科技化和专业化。”张鹏说,2.0版是用科技装备起来的青春力量,“长城河北段,正在当代燕赵儿女精心守护下重焕风采!”
科技力,青春心。2.0版,翱翔山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