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一砖一瓦,一生守护!长城“守护者”续写长城文化新篇章

来源:北京昌平官方发布作者:向凌潇 吴宝林时间:2023-11-03 08:41:30

长城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以其上下两千年、纵横数万里的时空跨度,成为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文化景观。

在昌平区有这样一群平凡的人,他们生活在长城脚下,怀揣着守护家园的梦想,用脚步丈量着长城的长度、历史的厚度、文明的广度,他们就是长城“守护者”,他们用最普通的行为书写着最不普通的故事,他们守护的不仅是这奇迹本身,更是亿万个肩膀重整山河的赤诚之心。

上阵父子兵 50多年接力守护长城

清晨,家住长城脚下的张晓璘吃过早饭,拿上工具,和同事们开始了每天的巡视。站在居庸关长城高处,他西望长城,北俯群山,此时,山苍翠已五彩缤纷。巡视长城20余年,这已经成为张晓璘的一种习惯。

一路割杂草、捡垃圾、查看每一处城墙……张晓璘健步如飞,太阳爬上山头,他也登上了敌楼。4142米、14座敌楼、4座铺房、2个箭楼和9个墩台,张晓璘和同事们每天至少用2个小时巡视一遍。

居庸关长城“守护者”由16名工作人员组成,张晓璘就是其中一位,他们肩负重任,每天对长城进行安全巡视、清洁、维护工作。更难得的是,张晓璘是长城“守护者”接班人,他是从父辈手中接过这面旗帜的。“我父母以前就是长城‘守护者’,父亲负责长城的森林防火工作,母亲负责巡视工作,他们干了30多年,我们两辈人加一起,守护长城50多年了。”提起父母的往事,张晓璘格外骄傲。“长城是我的家,保护好它是我的责任。”在张晓璘的带领下,大家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居庸关长城,它不仅仅是石头和砖瓦的堆砌,更是一段段历史和文化的缩影。

居庸关长城全长4142米,巡查一趟得2个多小时,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间会更长。他们手持简单的工具,仔细查看砖石有没有松动、移位、脱落,墙体是否有酥裂、下沉,敌楼、马道是否渗漏、积水……在看管保护长城的同时,身兼环卫、森林防火、宣传引导等职责。“原来我给大家讲长城,很多人都觉得离自己很远,但是随着长城文化带的建设,昌平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长城正在变成大家的‘金饭碗’。”张晓璘边走边说,希望大家参与到爱护长城的行列当中,为保护这一人类共同遗产而努力,为长城文化带的建设贡献力量。

守护长城半生,张晓璘眼见着长城“守护者”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两三人到如今的16名;眼见着人们从不爱惜、不关注、不在乎,到如今自发自觉地保护长城、关注长城、喜爱长城……他是欣慰的,更是期待的。他期待的是,长城文化带的建设给长城保护、昌平发展带来更多可能和机遇。

如今,张晓璘已经守护长城20余年,已成长为明十三陵管理中心居庸关长城管理处安全巡查负责人,巡护长城已是嵌入他身心的一部分。“长城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在,就要一直守着它,护好它。”张晓璘的话语朴实而坚定。

流动的“红马甲” 盛开在长城上的“铿锵玫瑰”

在长城“守护者”的队伍中,也不乏女子队员,她们各显其能,成为盛开在长城上的“铿锵玫瑰”,用柔弱身躯守护着居庸关长城的岁月静好。

“有超出60厘米的一段墙体出现鼓胀,墙体底部已不安全,修缮迫在眉睫……”在一道城墙裂隙旁,吴晓拿出手机拍照,并在文件夹上进行记录。10月的居庸关长城上,微风拂面,满眼缤纷,蜿蜒的长城宛如巨龙伏在山间。而在吴晓妹眼里,看到的不是美景,而是游客眼中看不到的安全隐患。

在巡查过程中,除发现、上报问题,吴晓时刻关注游客安全。看到游客坐在城墙上休息,马上跑过去提醒;看到游客没拉好书包拉链,立即提醒其注意随身财物。“我们对各种情况,及时提示,比如,当脚下有台阶时,游客着急往前走,不提醒可能就摔了,非常危险。我们要让游客看到‘红马甲’就有安全感。”吴晓说。

在长城上巡查,吴晓和同事们随身携带药品、糖果等物品,随时准备为身体不适、低血糖的游客提供救助。居庸关长城对外开放4142米,听起来不是特别长,但这里海拔高,爬起来鞋、袜子、费裤子,下来时最膝盖。关节积液、关节退变也成了吴晓作为长城“守护者”的独特印记。

作为一名女队员,吴晓从未退缩,10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她从未间断,和同事们一起巡护长城。“不觉得辛苦,这是我的热爱所在,我们守护的这段长城敌台密度比较大,远远望去特别壮观,每天到这儿看到它心里就高兴。”吴晓说,作为长城“守护者”,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同时意识到,需要做的事情也很多。

在保护长城方面,吴晓及时制止游客不文明行为。有些游客在长城上乱刻乱画,对此,她说,“这样做是不对的,文物是历史遗迹,既不能创造,也不能再生,它和人的生命一样只有一次,所以,请您爱护长城。”吴晓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引导游客,不遗余力地宣传爱护和保护长城。

团队夺冠 讲述居庸关的故事

今年8月,北京市文物局举办“万里长城邀您守护——长城保护员经验交流活动”,邀请保护员展示长城保护工作。展示作品均为原创视频,分为个人与团体两类。在此次活动中,居庸关长城“守护者”的视频作品总计投选票数为11017票,荣获团队第一名。

视频中讲解员娓娓道来,讲述了居庸关长城的历史演变和关城建筑文化。在险峻蜿蜒的长城上,长城“守护者”迈着辛勤的脚步,踏遍长城步道仔细巡查守护着每一方城砖,展现着每一位居庸关人“守好把好关,当好长城守护员”的责任与担当。

而对于长城“守护者”来说,获奖并不是结束,只是更新的开始。“文物保护要着眼现在、放眼未来。最大限度地维修保护好历史遗存,更应加大宣传,让更多人关注、关爱文物。”作为一名基层长城“守护者”,张晓璘常说的一句话是,“决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长城等历史文化遗产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今后他将和同事们一起,进一步向游客宣传长城保护知识,让更多人关注长城,传承长城文化,共同守护长城文化根脉。

让更多人了解长城爱护长城

长城,伟大的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段520多公里是其精华所在。“守护长城,就像守护家一样”,北京市长城沿线6个区42个镇已建立起长城专职保护员队伍,480余名保护员组成了新时代保护长城文物的铁军。

昌平境内长城资源丰富。包括两段北齐长城、一道明长城、五座关。其中居庸关长城就是五座关其中的一座。近年来,长城保护工作一直面临点多、量大、人少、资金不足的难题,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崎岖的山路,张晓璘走了20多年。即使困难重重,他也从未停下脚步,坚持将自己的生活与守望长城融为一体。采访过程中,张晓璘总是说,这就是一件普通的事,只是因为用心才显得特别。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长城、爱护长城。

长城“守护者”的用心不只体现在长年累月的坚持,更体现在对文物心存敬畏,他们买来许多有关长城和文物保护的书籍,时时阅读。因为敬畏,所以爱护。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对长城的爱护、对历史文物的敬畏种进更多人心里,一代代传承下去。相信这一颗颗种子,终将汇聚成一股股保护长城和传承文化的坚实力量。

长城“守护者”的行动让我们看到,在这份守望和传承中,长城保护越来越好,长城精神也在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