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跟随博主麦小登 打卡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楚长城

来源:央视新闻作者:记者 郭鹏 田萌 杨文斌时间:2023-05-02 17:50:00

依伏牛,靠桐柏,绵延千里楚长城蜿蜒曲折;跨春秋,历战国,沧桑千年楚长城见证兴衰。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楚长城,是这一时期楚国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距今已有2600余年。楚国当时为何要修筑长城?楚长城遗迹今何在?跟随短视频博主“麦小登”去河南南阳,“打卡”中国最古老的长城。

麦小登

我是短视频博主麦小登。我的家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安阳。在老家河南,最近“古风”盛行,整个中原大地仿佛穿越千年。趁着暖暖春意,大家纷纷着古装、寻古迹、踏古城。我看到网上有人说,前阵子的洛阳,仿佛一夜间穿越回了大唐,到处都是身着汉服和牡丹争艳的小姐姐。

洛阳游人 洛阳旅游 供图

古风流行,这也是年轻人感受华夏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一种方式。趁着这阵风,今天我带大家穿越一回——我们不回大唐,而是去更古老的王朝,寻更古老的遗迹。

麦小登介绍南阳南召楚长城

楚长城的标本在南召

都说“千年文明看河南”,这片沃土埋藏着蔚为壮观的文化遗址,其中就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楚长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林立,纷争不断,为了防备其他国家的侵扰,各诸侯国在边境地区争相修建长城,其中最早的,就是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

在绵延千里的楚长城遗址中,南阳南召段楚长城线路长、关城多、保存完好,成了学界认定的最典型的楚长城历史标本。

南阳南召段楚长城遗址

楚长城,还有一个名字叫“方城”

南召地处伏牛山与桐柏山两座山系的交叉口,也就是南阳通往洛阳的这条重要通道的核心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楚长城南阳盆地道路系统图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伐申国、灭邓国,依托着绵延八百里的伏牛山脉,在南阳盆地的北部修筑了“方城”,就是楚长城。《汉书·地理志》上有记载:“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把长城叫作“方城”这个名字,历史上只在楚国使用过。

楚长城当时发挥的作用,史书(《左传》)上有一个记载:公元前656年,齐国要出兵攻打楚国,楚成王派屈完去迎敌,屈完对齐侯说,你如果真正要想打一仗,楚国有方城可以作为城防,有汉水作为城池,是足可以抵挡一阵子的;齐侯见楚防御工事果然坚固,只好收兵。

就这样,楚长城成为当时楚国北上问鼎中原,南下征战要塞的坚固防御屏障,这从它的修筑上我们也能找到痕迹。依伏牛,据险位,在南阳盆地就地取材,能够用土的地方就用夯土加筑;没有土的地方,直接用石头堆砌而成,在遗址上这些材料都清晰可见。

南阳南召段楚长城遗址

一座楚长城,半部春秋史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尽管拆毁了许多关城,但因为楚长城大多是依托山形地势而建,一些遗迹还得以保留。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冲刷,南召这段楚长城的遗址低矮处只能看到一些土楞子的印记,蜿蜒曲折,像条“土龙”;保存完好处,还能看到三四米以上的土垒石筑的城墙,来到这里,仿佛还能感受到当时风云际会的历史脉动。

犹如“土龙”的楚长城遗址

一座楚长城,半部春秋史。绵延千里的长城,终归没有阻挡住历史的车轮,跨越春秋战国的楚国最终被秦国击败,最古老的长城——楚长城防御体系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成了豫西南高山之上的灰色飘带,记录着一段浪漫而又悲壮的华夏文明。

【讲述人:短视频博主 麦小登】

专家解读:楚国为什么要修长城?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 董耀会:

河南的楚长城主要分布于桐柏山、伏牛山和太行山山脉,随着山势而建,都处于相对偏远的山区,当时防御选择的易守难攻的地方,防御优势还是明显的。

楚国为什么要修长城?春秋时期争霸和兼并战中,春秋五霸楚国是最后一霸,它通过大量兼并,很快就把南阳盆地的很多小国家给灭掉了。

红线为楚长城走向

这个时候中原以齐国为代表的诸侯国感受到了来自楚国的威胁,要阻挡楚国的北上。楚国不得不改变了它的发展方向,改为向东、向南发展,同时在南阳地区的边缘地带,也就是桐柏山和伏牛山之间的丘陵地带修建了长城,阻挡来自中原诸侯国的威胁,然后楚国就可以放心地向东和向南发展了。

(图片来源:南召县人民政府 南召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