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聚焦两会·国家文化公园

张广汉: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方案”

来源:中国网作者:记者 胡俊时间:2023-03-09 18:30:00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作为集中打造的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国家文化公园在新时期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更好展现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全国两会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联合策划推出《聚焦两会·国家文化公园》专题访谈,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从规划设计、文化内涵、非遗保护、文旅融合、人口资源等多层面多角度,共同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言献策。本期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张广汉。

图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张广汉

中国网:您如何理解“建好”和“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张广汉:我觉得,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首先是用系统的完整的方法,保护好这些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第二个要把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展示好、传承好,把国家文化公园的环境建设好,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第三个要很好地利用它的价值功能,以用促保,这样可以有序可持续发展;最后还要加强制度和机制的建设,把国家文化公园管理好、运行好。“用好”就是要发挥国家文化公园的价值和作用,彰显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让游客或当地居民能够以此为荣,发挥它在增强文化自信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就是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够起到带动辐射作用,以历史文化保护发展为引领,带动周边城镇村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等,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拉动居民就业,增加当地收入。

中国网: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离不开城乡规划编制、工程设计、旅游规划设计、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等工作。请问规划设计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发挥哪些作用?

张广汉:规划设计在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中主要起到三个作用:首先是引领作用。我们的保护也好,规划建设也好,需要全面统筹,需要综合考虑,要统筹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因为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这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体现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非常大;二是横跨几个省市,它的跨度特别大、区域特别大;三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所以需要作好规划,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其次是管控作用。我们不同的规划,它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文物保护规划、世界遗产保护规划,这些都是起到管理和控制的作用,使得当地的建设不至于破坏遗产。旅游规划,以及各种各样的展示利用规划,包括我们的国家文化公园规划,主要是如何来展示利用,引导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综合发展,就是协调好遗产保护、适度的文化旅游和当地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综合发展。

中国网:当前,部分地区正在开展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区块景观设计工作,其中您也参与了大运河(浙江段)遗产保护规划,请问国家文化公园的景观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张广汉:总的原则要以遗产保护为前提进行景观设计。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涉及城区段和郊野段的景观设计是不一样的。一方面遗产本体要保护,如何来反映遗产周边原来真实的历史场景,这需要用景观设计的方法,把一些不协调的建设、不协调的环境进行整理,还原它的历史场景。另外一方面还有一些新的建设不协调,比如说大运河周边有很多的生产单位,还有一些杂乱的建设,要通过景观设计使得它符合大运河的身份,能够保护它的生态,保护它周围的景观环境。

比如说在大运河浙江段的保护当中,我们首先把大运河两边的景观进行分类,有一些是属于生态类的景观,要保护它的生态环境,保护它的农业,以及原来稻作的原始景观环境,对于一些村庄,我们要对它进行景观的修复和整治,特别是在村庄和大运河之间的景观视廊范围内,如何来建设,我们都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在城市里面,除了大运河两边,我们划定一定范围的生态绿地,作为它的景观环境,同时对周围建筑的高度、风貌都有控制要求,这样能够保证国家文化公园整个景观环境是协调的。

中国网:刚才您也提到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复杂。从规划设计角度上看,如何平衡国家文化公园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

张广汉: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当中,一定要对国家文化公园的空间进行保留保护。特别是在大运河、黄河、长江沿线的一些城镇的空间布局上,要考虑沿河的城市建设不能搞过多的房地产开发,应该把一些文化空间、生态空间尽可能地布置在国家文化公园周边。

此外,在国家文化公园里面也会存在城镇村,这些城镇村的发展,就要和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对存量建筑要采取“留改拆”的方式——不协调的把它拆除,有价值的要保留,还有一些可以改做文化设施、旅游服务设施,供国家文化公园使用。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空间发展和国家文化公园的用地之间的这种关系,我觉得十分必要。

比如大运河周围的空间布局有些相对比较合理,有些地方问题比较突出。大运河的发展主要是在东部经济发达的一些省份,运河经济带来了城镇村的繁荣,所以运河和城镇村是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发展实际上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在保护和发展利用当中就要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的城镇村是国家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悠久,有些甚至是大运河聚落遗产的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要保护好这些聚落遗产。此外,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很多也是在大运河两边布局的,所以这些工业遗产也需要保护好。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一边要保护,一边要建设,如何更好协调其中关系?

张广汉:实际上,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就是保护好国家文物和文化遗产,它们之间并不矛盾。那些好的利用、好的建设,就是更好地对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继承和发展。

不用了,废弃了,这些文化遗产的价值也无法彰显,而且它的环境也被破坏,遗产本体也缺少体面的环境,所以我觉得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用意,就是为了把这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好、展示好、利用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是发挥它历史文化价值的展示作用,另外一方面也通过旅游让国内外的游客来参观,来了解和体会我们国家历史上的这些伟大工程。同时也可以看到城市发展当中城与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里面讲到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就能够体现这一点。

中国网: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是一项重要工作。国家文化公园中历史文化街区扮演着什么角色?当前面临哪些问题与挑战?

张广汉:五大国家文化公园里面分布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街区,也包括一些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怎么来对待它们?我认为,这些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应该把它们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图片

大运河浙江省湖州市南浔段 王一堡 摄

比如说大运河,因为我是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大运河组的委员,所以我可能更多地用大运河的案例来说明。第一个,比如说浙江它有两大水系,一个钱塘江水系,一个是太湖水系,它们交汇的地方有个长安闸。长安闸位于浙江嘉兴海宁市长安镇区范围内,作为一个古代系统水利工程,历史上包括长安新老两堰(坝)、澳闸(上中下三闸和两水澳)。很多过往船只通过闸的时候,因为数量多,可能要经过三天,久而久之它两边的历史街区自然就形成了,因为要解决这些人的吃住问题。实际上历史街区本身就是运河遗产,就是保护对象。

第二个,因为国家文化公园的范围比较大,历史街区和村镇可能不一定是遗产本体,但是它也是历史文化资源,应该很好地利用。从文旅融合的角度来讲,历史文化街区是文旅融合一个最好的承载地,它可以帮助解决游客直观了解这个地方的一些非遗,还有饮食文化的展示等等,包括一些当地民俗,都可以到历史文化街区去体验。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中,要比一般的文物保护难度大,因为它是一个活态遗产。既要保护好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又要改善当地老百姓的居住生活条件,维修建筑,进行现代化改造。

图片

位于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市区的里多运河 余佳玥 摄

中国网:您曾对欧洲历史文化古城、加拿大里多运河等海外非遗项目有过深入研究。您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有什么“中国特色”?有哪些“中国经验”?

张广汉:国际上对这种跨度比较大的文化线路和历史文化城市的保护都比较重视,我们和他们比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我们特殊的地方。

比如说像我国提出的国家文化公园概念、历史文化名城概念,都是适应中国文化遗产和管理体制的,是中国的一种创新发展,或者说是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贡献。为什么这么说?国外对遗产的保护,它是从单个的文物到历史文化保护区,然后现在发展到历史景观,关注保护城和自然景观的关系。而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起初建立的时候,在顶层设计上综合考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城与山水的关系。

所以我们国家文化公园概念、历史文化名城概念的设置,不仅仅是保护文物,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还要保护城市的传统格局风貌,以及和周围山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它是分层次的,不仅仅是单体。

图片

加拿大里多运河沿岸景观 章萧 摄

再比如说加拿大的里多运河以及其他运河,现在大部分已经不再用了。里多运河原来是加拿大的军事战略的重要通道,目前主要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发展观光旅游,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所以它在保护当中要容易得多。而我们的大运河目前在江浙一带还在使用,所以它的保护难度是非常大的。

中国网:中国是国家文化公园概念的提出者,在您看来,良好的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设计对提升国家形象加强国际交流方面,将产生哪些积极作用?

张广汉:我们怎么样去讲好中国故事,我觉得首先要有可信度,人家要相信你,首先要把国家文化公园那些遗产的价值完整地体现出来。一方面要展示好我们的考古遗址,另外一方面要阐释好背后的文化故事,让人家能看懂,听得懂。前几天我去了江苏淮安的大运河清口枢纽,这个枢纽是大运河穿过黄河、淮河的一个交叉点,也是南北运河和东西运河的一个交汇点。这个交汇点是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体系,仅仅展示几个遗产点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必须要系统完整地把它整体展示出来,说明它的科学价值,让人家能看懂。

图片

调研大运河江苏省淮安段清口枢纽遗址 张广汉 供图

第二个要用国际遗产保护的视角讲故事。要用真实的历史的文物本体和它的历史环境去告诉大家其中的价值,我们要保护这些遗产的真实性,不能够随意打造或者是造假。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的大运河在不断地在拓宽,从30米到50米再到70米,有些外国人就说了,你们的运河怎么会这么宽,像自然河流一样宽,你就要给他来解释好这个问题。

再比如说我们的红色文化遗产,像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沿线的这些文化遗产,它实际上和周围的传统民居历史街区是一体的,那是它的历史环境。如果我们为了保护它,就把周围的民居都给拆了,它孤零零地放在那里,怎么讲它的故事呢?还有一些遗产周围本来是农田,为了参观为了美化环境,就把它打造成一个公园式的造景,这就很难让后人或者让国外的人去理解红军那么艰苦,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好的环境,这不是真实的历史环境。所以这就是好心办坏事。还有的为了保护它,就把周围拆了以后建一个大广场,这也是改变了原来的历史环境。怎么讲故事就受到了一定影响。

图片

调研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浙江段 张广汉 供图

中国网:当前五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稳步推进,各个地方都在着手规划设计,当前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还面临哪些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张广汉:规划设计对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起到引领、统筹和管控的作用毫无质疑,但是更要提高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我们也是想通过规划设计、宣传引导,让地方政府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城市发展和国家文化公园有机融合方面,能够发挥更多的作用,我觉得这个是难点,也是我们的重点。

另外,像国家文化公园这种国家级的、世界遗产级的文化工程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当地的财力也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建设的水平也达不到。到国际上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我们对它的要求很高,所以也需要各方面资金的投入、资源的支持,也需要规划专家、保护专家等各类专家,共同来把它做好。

我觉得,当前在规划设计、资金支持、管理机制,这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样才有可能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简介

2021年2月9日,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和协调下,内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专家组,分别对接服务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充分发挥咨询、评议、研究和传播作用。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创新工作方式,搭建沟通桥梁,凝聚专家智慧,为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专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