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代表委员这样说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时间:2023-03-08 13:25:00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醒目的标识、中华民族精神中深刻的记忆,以及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工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承载着所有中华儿女深刻的寄托与期待,也历来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面对我国当前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格局,如何找到国家文化公园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路径,当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有哪些突破点和关切点等,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视角格外多元与丰富。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

强化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源头文化挖掘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紧密相关,必须置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整体框架下实施。在全面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强化三江源生态保护与源头文化挖掘,对于我国筑牢生态屏障,实现长江流域系统性保护修复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建议探索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机制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协同保护;开展三江源源头文化挖掘,进一步丰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创新完善长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助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三江源有着“万山之宗、千水之源”的美誉,拥有世界高海拔地区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神秘多姿的人文生态资源。目前,三江源的许多生态文化资源处于“养在深闺人未知”的状态。建议尽快开展三江源生态人文资源摸底调查,建立三江源生态文化资源库。共建国家三江源博物馆和云博物馆,实现对长江源头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和集成展示。

积极申报国家级三江源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保护区建设与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专项规划相衔接,彰显三江源的自然地位和文化价值。布局建设一批自然教育课堂和生态文化体验基地,探索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推进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特色文化等产业绿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山西省作协主席李骏虎:

建设华夏文明博物馆 提升影响力

黄河文明孕育出的三晋文化和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既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又呈现了完整的脉络和发展体系,堪称“华夏文明博物馆”。

山西境内黄河沿岸有古渡口42处,留下很多人文遗迹和传说故事,黄河长城“二龙戏珠”的老牛湾、诞生唐代五言诗压卷之作的鹳雀楼、留下千古爱情传奇的普救寺、沉淀中华文化智慧的黄河大铁牛、彰显中华美德传说的五老峰、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壶口瀑布、西口风情浓郁的碛口古镇、红军东征革命遗迹、八路军总部旧址,汾河入黄口湿地公园、乾坤湾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等星罗棋布,展现黄河沿岸人民生活风情的各种文学、影视和舞台作品更是经典迭出。

建议在建设黄河文化公园总体规划布局中,在山西段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合理选址建设“华夏文明博物馆”,展示中华文明的源流和伟大。可组建专门的黄河文化研究机构,整合力量,培养专家研究团队,深度挖掘山西黄河流域文化资源,讲好黄河故事。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还可将华夏文明博物馆数字化,增强华夏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

致公党中央:

落实属地责任 加强保护利用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但目前我国一些地区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受对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认识水平、人力与财力投入力度等因素影响,成效不尽如人意。

建议坚持国家站位“一盘棋”“一体化”推进,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统筹协调合作机制,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实用性资金保障机制。

突出国家标准,彰显人文内涵,从建好长城文化公园、树强人文名片、拉动内需消费、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等角度出发,做实国家和省有关方案、规划,抓好政策衔接,统筹不同区域长城本体及周边各类文化旅游资源,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包装、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落实以省主导、市操作、县配套的属地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稳步有序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