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张家口长城博物馆:“塞外山城”的又一个精神地标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作者:记者 赵晓刚 通讯员 常文鹏时间:2022-05-18 20:37:24

近日,记者从张家口市长城保护管理处了解到,一座记录横亘在张垣大地上历代长城遗产的博物馆——张家口长城博物馆已经完成布展,静待开馆。这座凝聚着长城精神的博物馆将为张家口市带来一张新的城市名片,也将成为“塞外山城”的又一个精神地标。

image.png

 由长城资源丰沛到建馆成展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 “雪如意”坐落于崇礼桦林东段古长城脚下,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赛道距明长城遗址最近一处仅有十几米……“长城脚下看冬奥、冬奥赛场看长城”,成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一大亮点,也让张家口市在世界面前展现出了长城“家底”丰厚的一面。

张家口市是河北乃至全国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早期长城累计修筑长度占河北省早期长城总长度的90%。 从战国时期至明代的长城遗迹在张家口市均有分布,且长城的建筑结构也最为多样,包括了镇城、卫、所、堡、敌台等多种建筑类型。 同时,长城建筑形制也很完备。

2015年7月, 随着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 让张家口市古长城有机会站上世界舞台再展雄姿。

2017年初, 从国家层面首次提出 “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 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 2019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入“快车道”。

有着丰厚长城遗产的张家口市紧抓机遇, 除打造长城文化与冬奥文化相交融的崇礼段外,还着重发力有着 “万里长城第一门”之称的大境门段。 于是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大境门段的支撑项目,“张家口长城博物馆”应运而生。

张家口长城博物馆位于大境门来远堡城堡东部, 于2020年 8 月完成主体建筑改造工程, 去年11月完成展陈布展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内开馆。

五个篇章讲述绵延二千年的长城故事

张家口市一直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流交融的前沿地带。正因这片土地在历史、 地理上的独特和重要, 许多王朝政权都曾在这里修筑过长城, 由此成就了张家口市丰沛壮丽的长城文化。

第一章:边墙形胜——长城风采篇。

划重点:张家口市是全国长城沿线15个省市中长城里程数最多的地级市,两千年来,勤劳智慧的古代人民修筑起1804千米长的长城,占全国长城里程数的8%。张家口市不仅有西太平山和独石口的干插石垒长城,有赤城龙关的土夯长城,还有怀来样边的条石长城,更有独树一帜的联墩列戍长城,在张家口群山之巅不断上演着“长城T台秀”。

第二章:京畿屏翰——长城防御篇。

划重点:张家口市地处京畿要地,自古为交通要道,是拱卫京师的重要防线,更是明代长城九边中的重中之重。在张家口市的峻岭山川中凭借长城建立了一套上下协同、稳扎稳打的完备防御体系, 既保存了有生力量和生命财产, 又发挥了最快速的信息通讯系统。长城护卫下的封建王朝,虽常临险境,却往往能化险为夷。

第三章:烽火千年——历代长城篇。

划重点:张家口市位于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交界地,处于太行山、阴山、燕山三大山系的交错地带,自古是不同民族、不同群体往来迁徙的交通要道。由于地理位置的控扼,市域内有战国到明代至少8个朝代9个国家的长城,甚至在历史上只存在了28年的北齐也在张家口市修筑过长城,是名副其实的“历代长城博物馆。 ”

第四章:长城人家——长城民生篇。

划重点:自古以来,张家口市绝大多数城邑和村寨都因长城而兴起发展, 军事对垒只是历史长河中偶尔泛起的涟漪,守望和平才是长城两边各族人民永恒的主题。戎装褪去, 衽衣互暖, 南来北往的各族人民聚集在长城脚下,展开了民族交流和融合的绚丽画卷,成就了长城佑卫下的张家口多元文化。“察哈尔”的蒙文原义就是长城儿女对“边”的眷恋。

第五章:长城号角——长城革命篇。

划重点:“九一八事变” 后,面对日寇的侵略,张家口市长城内外的英雄儿女奋起抵抗,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吹响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解放的长城号角。南口战役、蔚县明铺伏击战、新保安战役、解放张家口……察哈尔儿女在长城地带汲取长城精神,开展了可歌可泣的御外侮、求解放的革命斗争。

馆藏文物穿越千年历史长河而来

纵观长城的建筑历程,它的雏形期是春秋战国时代,发展成熟期是秦汉时期,而顶峰期是明代。在张家口长城博物馆就展有很多明代时期的与长城相关的珍贵文物,让我们先睹为快。

明代修城墙工具

明代撬具分为铤式撬钩和骹筒式撬钩,呈“7”字形,铤式撬钩后部铁质实心,装入带孔短柄中,骹筒式撬钩后部中空,可插入短木柄。此工具主要用途为撬起地表石块用于修筑长城。

明代长城石基楔形铸铁铆

楔形铸铁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砖石构件的独特连接榫。为了防止受拉力时脱开,将榫头做成梯形,形似燕尾,多见于中国古代大型水利工程或城防建筑及长城修筑中。

明代四眼铳

四眼火铳是由普通的单管火铳改良而来,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四眼”顾名思义即为四短管孔射击,一般为铁质。 单管火铳一次只能发射一颗铁珠,四眼铁火铳装火药一次能一枪打四发。 当敌方骑兵近距离冲锋的时候,四眼铳使用简单、威力强大,因而大量装备于明代北方长城沿线军队当中。

明代爬城飞爪

飞爪在古代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武器,飞爪系有绳索,是典型的“索系武器”。 在明代的十八般兵器中,飞爪亦有一席之地。飞爪用以借力攀爬, 是古代单兵攻城实用器械, 作为武器可以偷袭投掷钩挂敌人铠甲、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