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寻找身边的长城 | “畿上塞围”——南北朝时期游牧民族的壮举

来源: 张家口新闻网作者:时间:2022-03-07 16:38:08

南北朝时期,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了北魏王朝。这个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为了维护稳定的农业生产,选择了修筑长城,并且完成了一个壮举——“畿上塞围”。

何为 “畿上塞围”?即南北两道长城将北魏国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保护起来。那么,这两道长城是怎么修起来的呢?

先来说北长城。这道长城始修于泰常八年 (公元423年),东起点在赤城县,具体走向是东起赤城南部的小嵯村,向北经红沙梁、赵家庄、里东沟,过白草鞍梁到沽源县汇入燕北长城;转西经老掌沟、椴木梁、马场登上桦皮岭,再南行,经六道塔、三道营、到宣化、崇礼与赤城交界的大尖山;转而西行,与燕长城重叠交叉,经宣化凤凰山、人头山、张家口市区的鱼儿山、东太平山、西太平山、卧龙山到张北黄花坪与秦汉长城汇合,最后西南行至怀安渡口堡乡桃沟出张家口地境,进入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全长约250公里。大境门内的烽火台就是北魏年间修筑的。

再来说南长城,修筑于太平真君七年 (446年),东端在今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一带,沿昌平区西部进入门头沟区西部,在东灵山出北京市境进入张家口市涿鹿县东部,经小五台山进入蔚县南部后进入山西广灵, 止于黄河边。它在张家口市境内长约80公里,走向基本与东汉长城一致。

公元550年,北齐王朝取代东魏王朝。北齐在统治的27年中,充分利用了东汉时期所筑的长城和北魏所筑的“畿上塞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补。蔚县飞狐口和涿鹿东灵山一带的长城就是这一时期所补。

(资料提供 王晓轩 整理 王宸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