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作者:熊海峰时间:2020-12-22 09:53:25
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召开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提出,要按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要求,坚持国家站位、突出国家标准,彰显文化内涵、弘扬文化精神,加快推进各项重大任务有效落实。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对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建成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笔者认为,根据《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指导精神和国内外国家公园的实践经验,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要在以下四方面着力。
第一,挖掘、提炼、阐释和传播好长城文化内涵,推动创新传承、古为今用,涵育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光耀璀璨的中华文明。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之根之魂在文化,其核心目标是集中打造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目前还缺乏对长城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现代阐释与有力传播,长城遗产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价值、建筑遗产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社会价值还未得到充分激活与释放。在新时期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要坚持国家站位、强调古为今用,赋予长城新的时代含义与品格特征,创新阐释好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要深入挖掘长城的多元文化,包括长城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建筑文化、军事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倡导每段长城突出各自文化特色,共同编织出一幅璀璨的文化长卷。要加速推进长城文化的展示与传播,积极构建长城博物馆体系、数字展示体系、统一标识体系、文化解说体系、现代传播体系和研究机构体系,增强长城文化全球、全域、全时、全龄的展示传播与服务能力。
第二,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利用好长城文化资源,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和现象级文创精品,不断增强长城文化的时代风采与品牌魅力。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保护是基础,传承是方向,利用是动能。其核心要旨是通过健全遗产保护、综合展示、教育科研、旅游休闲、文创研发等多重功能,让“沉睡”的历史文物“活起来”。新时期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需要从思维、战略和行动上,推进保护传承利用一体化进程。首先,要真实完整地保护长城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活化利用的前提和底线。其次,要进一步明确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四类功能区的边界范围,据此开展不同类型的工作,这是统筹好保护利用的关键步骤。再次,要立足全球视野,培育世界文化遗产研学游、长城沿线古都游、塞上风情度假游等跨区域主题线路,实现从“点式景区”向“廊带公园”的拓展延伸;大力推进长城文化主题的艺术创作、文创商品开发和文创基地建设,打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隆起带。同时,依托“数字再现工程”,推动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展示,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长城”;促进长城文旅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积极培育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
第三,加速提升公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公园的进入便捷性和体验舒适性。
长城多数墙体建于崇山峻岭之中,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薄弱。新时期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迫切需要打通大众与长城间的空间阻隔,不断提升公园的进入度和可亲近性。首先,要加快交通设施建设,结合长城沿线各区段的交通现状和资源禀赋,构建以国省道为骨干、县乡公路和农村道路为基础、旅游专用道为支撑的大路网体系;践行“交通+”的理念,通过修建旅游风景道、骑行道、步道等多种形式的旅游道路,将长城打造成融交通、文化、旅游、游憩于一体的复合廊道。其次,要统筹推进长城沿线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通过在沿线布局文化综合服务中心、主题博物馆、艺术展陈室等文化设施,营造更多的主客共享文旅空间。科学布局和完善游客集散、导览导游、旅游厕所等公共设施,安全、消防、医疗、救援等应急设施,并逐步建立健全设施建设与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再次,大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在长城沿线主要文化遗产点、旅游景区等重点公共区域,率先布局建设无线网络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推进数字网络和智能终端全覆盖,不断提升长城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
第四,制定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构建长城文化发展命运共同体,推动多元力量协同合作,促进长城文化持续创新与永续发展。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构建起适应跨区域、跨省市、跨部门的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和国家公园特点的管理体制和沟通协同机制。建议以国家层面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为引领,编制文物、生态、交通、文旅融合等专项规划,以及相关省区市的实施规划。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保护传承利用统筹发展的理念入法入规,健全公园管理和服务相关的规范条例与细则。此外,建立公园建设保护的评估体系,开展年度监测与评估,并纳入地方政府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问责与激励。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和整合广泛的资源和力量参与公园建设,凝聚更多的发展共识与创新智慧,加速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成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磅礴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