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沿线省份 > 青海 > 

大通明长城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王祥奎时间:2020-11-05 14:05:19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你永远是各无情的建筑/……/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有你的树/……”。每每读到席慕蓉的《长城谣》,不由想起蜿蜒横亘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南山和娘娘山之上的明长城遗址。

大通县境内的这段苍茫雄浑、蜿蜒盘旋古边墙,就是青海境内的“八达岭”。它,形似蛟龙,宛如游蛇,蜿蜒数十里,实数大通县最古老的风景。

长城,在我国不同朝代的史籍里,有着不同的称谓:“长城”“长城亭障”“塞”(《史记》)、“塞垣”(《后汉书》)、“界壕”(《金史》)。此外,在明代官方公文中、书籍中则称为“边墙”“墙堑”“边垣”等。

“娘娘山沙尔岭起,札板山下止,边墙、水关、山崖,共四千四百三十三丈,内墙地阔一丈五尺……随墙壕一道,口阔一丈,地阔七尺,深一丈八尺。”(苏铣《西宁志》)……据史料记载,修筑于明代隆庆六年的大通明长城,是青海省现存的较有规模和气势的历史遗址之一。

不论称呼如何,大通县境内的明长城,修筑在山峦陡坡间,依山就险,因坡取势。它是为了防御明正德年间游牧在青海湖地区的蒙古卜尔孩部及明嘉靖38年从内蒙河套地区进入青海湖地区的土默特部俺答部属对西宁卫侵扰的防御工事。

大通县明长城,东起自与互助县相接的阎王边,西至娘娘山山顶与湟中县分界处。从阎王边沿马鞍山、双嘴山、老石山的西坡上,此段长城大多利用自然山体为屏障;在阎王边南坡不远处是大札板山和小札板山构成的“北川札板山山崖榨”;马鞍山与双嘴山之间的“榨子岈豁”山口,设置有“园树尔榨”;双嘴山与老石山之间的“细沟尔掌”是“细沟尔榨”所在地;在东誾门、西誾门两个关隘“园树尔榨”“细沟尔掌”所在山口两面山坡上都修筑有壕沟。

从老爷山过北川河至小石山,再从小石山至拱北岭,此段长城有夯土墙体、山险、山险墙、壕沟、敌台、烽火台、随墙壕以及石墙、关堡等,老爷山与小石山之间的“大誾门水洞榨”就是重要的关隘,故史料就有“三里有西誾门”的记载。

虽然,“东誾门”“西誾门”“水洞榨”等险要的关隘不复存在,但以它们的名称产生的地名“誾门壕”“誾门滩”“水洞浪”等,用一种新的形式告诉人们大通明长城的关隘“东誾门”“西誾门”“水洞榨”等的位置。

历史远去,白云悠悠。它们,经过了几百年血与火的洗礼,风雨的冲蚀,依然巍峨地屹立在高山之上。尤其是那蔚为壮观的座座方形烽火台,让人的思绪走进了明成化年间进士萧显的《镇东楼》所描写的激扬鼓点之中,走进了古战场——

城上危楼控朔庭,

百蛮朝贡往来经。

八窗虚敞堪延月。

重槛高寒可摘星。

风鼓怒涛惊海怪,

雷轰幽鼓泣山灵。

几回浩啸掀髯笑,

羌笛一声天外听。

“你知道吗?大通境内的长城现存长度50245米,其中夯土墙体7577米,石墙35米,山险墙1196米,山险26985米……另外,还残存烽火台、敌台15座,关、堡6座……”闻听友人刘先生的如数家珍。闻听间,遥想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周京等官吏主持修筑西宁周边明长城时的坚定;遥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修筑长城屡遭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俺答汗部属丙兔、火落赤、永邵卜等部落的蹂践、威胁的艰难;遥想“可谓一创百惩,一劳永逸也,厥功茂哉”的“甘山之捷”“西川之捷”“南川之捷”(明西宁兵备按察使刘敏宽《封祁连山铭》)的豪壮;遥想万历二十四年,刘敏宽与副将达云、同知龙房、通判高第“遍历荒度,增筑广堑”的功绩……“东誾门”“西誾门”“水洞榨”“北石山墩”“老叹嘴墩”“李茂轻墩”等诸多屏藩要塞,真是一个霹雳般响亮的名字。那是智慧和血肉垒砌成的子子孙孙仰望的一种高度。

夕阳下,只见远处雪山苍茫,恍惚间,历史情景再次闪现……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下南山。”“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遥望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六出伐匈奴的铮铮铁骨、唐太宗离水面招降铁勒部的运筹帷幄及康熙大帝西征噶尔丹的雄心壮志回响天地间……

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青海蒙古部落的统治,雍正三年(1725年)仿内蒙古札萨克办法,编制蒙旗,将青海蒙古部落编为二十九旗。同时,消除了藏族部落对原蒙古贵族的役属关系,直接统治藏族部落。并且,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至乾隆十年(1745年)的百年间,长城之外,村落相连,牛羊遍野,并开辟有大片的良田。至此,长城的防御作用已基本上失去……

“风雨已成往古,凭栏慨叹万千。”蜿蜒在南山和娘娘山岭叠峦之上用黄土夯起的边墙,残破而孤寂,静静地沉睡,若中华民族的图腾,向大山深处连绵不断地延伸。历史在这里沉寂,空气中流动着尘埃的气味。

驻足、聆听、凝望着桥头镇南山和娘娘山岭叠峦之上的明长城。仿佛间,先人们举着烽火,在山的那边绵延而来。历史,被这绵长的足迹牵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