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城史话 > 

在大通目睹明长城风姿

来源:青海日报作者:包正礼时间:2011-10-31 14:05:00

从大通老爷山向西南眺望,视线中会明晰地出现一段苍茫雄浑、蜿蜒盘旋的古边墙。这段高大厚实,斑驳陆离的古边墙,宛如长蛇巨龙一般,蜿蜒横亘在桥头镇南山和娘娘山岭的叠峦之上。这就是我省大通县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代长城。

这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明代长城遗址,总长约50公里,修筑于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考古探究价值。因处于海拔最高的青海高原,被誉为“青海八达岭”。2007年,被列入国家长城系列保护计划项目之中。

据《西宁府续志·古迹》记载:大通“县东四十里有土城,高丈余……自闇门起,至甘凉界止,俗传系秦时万里长城。”

在群山峻岭之巅矗立的一座座烽火台,颇具气势,蔚为壮观。这段古朴苍茫的明代长城,曾经见证了历史的沧海桑田,跨越了时空的古朴雄浑,以雄浑巍然的气势,时时向走进它的每一个人展示着它的雄伟壮丽、诉说着一个个撼人心魄的历史传闻。

尤其是盘亘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闇门滩小石山至拱北岭一段的明长城不仅集中了众多的城墙、敌楼、关城、营城、卫所、烽火台等建筑群,有夯土而成的土墙和垒砌的石墙。还有利用险要地势辅以人为加工而成的山险墙以及墙体和壕堑共同组成的防御体,更还巧妙地与巍峨险峻的自然山体结合在了一体,对开展军事战略研究和文物历史考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开发潜力巨大,对促进大通旅游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作用。现在,大通明长城正成为考古家、史学家、摄影家探古察今、观光旅游的名胜古迹。

为充分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一文化遗存资源,大通县将在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专项扶持下,拟投巨资1.76亿元开发修建一处高原明长城遗址公园。建成后的明长城遗址公园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题,具有科研、教育、休闲等功能。最终在实现保护和开发双赢的同时,将其打造成为青海省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