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服务保障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办案为中心,持续凝聚工作合力,推动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甘肃境内的历代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居全国第二,其中明长城1738千米,为全国之首。2006年,甘肃省境内长城整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鹤度岭明长城由于常年缺乏维修,北墙体、城门洞塌陷,台阶、垛口等处破碎严重,同时墙壁也遭受植物根系的破坏,部分长城路段遭到破坏。鹤度岭明长城面临被损毁的风险。
7月22日,记者从秦皇岛市人民检察院获悉,为促进长城文化保护,弘扬英烈奉献精神,树立共同守护古今“长城”的理念,该院在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推进“长城保护”“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两个专项活动公益诉讼工作,统筹社会各界力量,加大长城和烈士设施保护力度,落实区域合作、横向联通、纵向联动保护协作配合机制,用法治的力量引导全社会共同守护好古今“长城”。
2019年3月起,河北省迁西县人民检察院从一段长城城墙上缺失的长城砖,开启了对明长城沿线100多公里502处点位的全面勘查。
6月30日,山海关长城文化保护人民法庭(以下简称长城文化保护法庭)揭牌仪式在秦皇岛市举行,这是我国成立的首家长城文化保护法庭。
为真实、完整地保护魏长城遗址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履行公益诉讼职能,日前,渭南市人民检察院、合阳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对境内战国魏长城遗址合阳段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
近年来,密云区检察院以检察履职强化新时代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共办理文物文化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件,促进相关单位加强监管和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其中,办理的长城文物保护案件促进了相关部门对受损长城的及时修复,有效推进长城文化带保护。
近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检察院在辖区明长城界岭口雄关开展以“保护万里长城 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检察公益诉讼保护长城警示牌揭牌仪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明长城(灵武段)清水营坞城墙体搭建步道且未拆除,影响文物本体安全。
2013年5月3日,由64处烽燧组成的哈密境内烽燧群、26处烽燧组成的昌吉州境内烽燧群被国务院正式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战国魏长城遗址作为古文化遗址,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合阳县境内的魏长城遗址总长44326米,现存20502米,长城墙体夯筑,呈东西走向,大部分保留在地面上,最宽的约20米,最高的约8米。
2018年以来,唐山市迁西县金厂峪镇榆木岭村在榆木岭长城点段保护范围内违法修建长城登山步道,对榆木岭长城历史风貌和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且给长城墙体造成损毁的潜在风险。
2021年3月,河北省人民检察院联合省文物局开展长城重点点段实地调研踏查时发现,在明长城紫荆关段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建有一石料加工厂,可能对古长城遗迹的历史风貌、环境风貌以及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遂将该线索移交保定市人民检察院办理。
2020年10月,围场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辖区内的“燕秦长城”遗址存在不同程度的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保护现状堪忧。
破坏长城的行为不仅损毁了文物特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也侵害了社会公众享受历史文化传承的权利。
涞水境内长城建于明代中叶,是明代内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保护好涞水县境内的长城遗址,涞水县人民检察院2021年开展了长城保护专项检察监督活动。
2019年11月,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人民检察院在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巡查行动中发现,建于黄河东岸二级台地上的秦长城遗址,位于海南区拉僧庙镇曙光村,与黄河河道平行。墙体用黄沙土和砂石堆筑,墙体低矮,呈地垅状,长533米。该遗址周围无任何保护设施,导致内蒙古禹成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项目部在秦长城遗址周围施工时,对秦长城造成一定程度破坏。
包头市检察院与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联合印发包头市长城保护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10月份开始进行长城保护专项行动,组成专项行动工作组,边摸排边研判,研究制定长效工作机制。
4月21日,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冯世斌一行实地踏查山海关辖区内古长城遗址。
日前,河北省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新闻发布会在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召开。
3月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河北省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新闻发布会。
近日,河北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电视电话推进会,总结全省检察机关开展“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以来取得的成效,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进一步深入开展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11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人民检察院联合磴口县文体旅游广电局组成“保护长城”现场勘查组,就磴口县境内长城遗址进行实地勘查。
为了解全市检察机关长城保护专项活动开展情况,11月4日,河北省邢台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高恩泽一行到内丘县候家庄乡小岭底村,就鹤度岭明长城保护现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民检察院、青山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人员联合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青山区文体旅游广电局、青福镇政府等单位就赵长城遗址长城保护情况开展实地走访调研。
为进一步强化长城遗址保护工作,全面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及鄂尔多斯市人民检察院、市文物局《鄂尔多斯市长城保护专项活动工作办法》要求,伊金霍洛旗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于11月2日组织召开长城遗址保护联席会议。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人民检察院切实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能,保护长城遗址。
为加强长城保护宣传,讲好公益诉讼检察故事,10月28日,河北省赤城县检察院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共同举办了首部公益诉讼题材微电影《镇物》开机仪式。
据悉,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境内明长城程家沟至石碑沟段的27座烽火台及部分墙体,日前已全部完成除险加固工程。得知这一好消息,抚宁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杨大海感慨:“检察机关参与长城保护工作,是对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支持和鼓舞。”
10月13日至14日,陕西省检察院、榆林市检察院、神木市检察院干警联合走访调研神木市境内的古长城文化遗址。
近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和检察日报社组成的采访组前往嘉峪关市,就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长城遗址保护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及该院办理的长城遗址保护公益诉讼案件进行专题调研。
为助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海关段)建设,8月19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磋商座谈会,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交通运输局、第一关镇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市政府制定了整改方案,大部分问题已经得到有效整改,特别是武威市设立了‘长城文化保护研究院’、该市所辖各区、县分别设立‘长城文化保护站’,长城保护工作推进效果良好。”近日,甘肃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黄涛介绍了该省长城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太平寨镇擦崖子段长城敌台架设线杆危机长城敌台安全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会。
长城是中国现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守护长城,河北省检察院自2020年6月起在全省开展“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截至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案件115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1件,磋商结案30件,督促修复受损长城18处,协助划定保护范围20处,督促规划修缮方案14个、完善标识牌219处。
12月29日上午,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甘肃省文物局联合召开以“检察公益诉讼 助力文物保护”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发布甘肃省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开展情况和典型案例。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丁霞敏,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石占全和甘肃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玉萍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甘肃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刘晓文主持。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明确将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作为检察公益诉讼新领域的重点予以部署推进,为各地检察机关积极用好现有政策和法律依据、加大保护力度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