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作者:时间:2024-01-23 15:08:55
长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首批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其文物和文化资源分布在我国自东向西的广大北方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个省区市,具有整体规模大、内涵价值高、时间跨度长、地域分布广、景观种类多等特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的集中体现。
为呈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果,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推出第三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系列视频,主要依托北京市长城资源,探索墙体、敌台、悬眼等长城防御体系的基本结构,介绍长城保护修缮工作中的研究与探索,重点介绍北京段长城相关的保护规划和文化线路,聆听长城脚下那些老百姓分享与长城的故事,以期进一步发掘长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彰显建好用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意义。
摘要:
明长城是由城墙、关(城)堡、敌台、烟墩和驿传等构成的完整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其中城墙与敌台是主体建筑形态。明长城的城墙依照不同地质结构建造,根据坚固程度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很多地区还因地制宜将垛口墙改为喇叭口,增强防御功能;敌台也由实心敌台升级为砖砌拱券式的空心敌台,大大增加了驻军数量和储备空间。墙体和敌台的建造不仅提升了早期的防御功能,也成为现代长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
2021年2月9日,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挂牌成立。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领导和协调下,内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专家组,分别对接服务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充分发挥咨询、评议、研究和传播作用。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创新工作方式,搭建沟通桥梁,凝聚专家智慧,为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专家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