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疆长城资源保护历程及对策研究

来源:文博中国作者:郭倩倩时间:2023-09-15 14:22:31

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有着一道辉煌璀璨的历史风景线,那就是新疆长城。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新疆的长城遗址没有连续性的墙体,而是以城址为中心,点状建构烽燧、戍堡等设施,形成了以点带线且功能完善的军事防御体系。这项伟大工程沿丝绸之路主干线而建,雄踞军事要塞,历经数代不废,为丝绸之路贯通欧亚大陆,促进古代交通的通畅,保障国家及边疆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国家长城保护的总体战略和分段分级保护的原则,2012年,国家文物局对新疆长城中具有极高价值的汉唐早期遗存认定为长城资源。新疆长城资源有212处,其中烽火台186处,戍堡26处。新疆长城资源是新疆长城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长城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长城资源价值内涵

新疆长城资源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代表。新疆长城是我国最西端的长城。汉代以来,新疆长城以烽燧这一单体形式,修建在戈壁荒漠。从开辟道路、修筑烽燧,再到烽燧向西延伸,新疆长城始终实证着历代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辖,凝聚着新疆各族人民共同维护边疆安定的宝贵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坚韧品格。

新疆长城资源是我国军事防御和边疆治理的典型代表。新疆长城是中原地区长城的向西延伸,具有边疆属性。它围绕新疆三大地理单元(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点阵结合、纵深梯次,形成了典型的线性军事防御体系。在西域地区移民戍边、屯田开荒政策的作用下,长城沿线区域农业、手工业的飞速发展,有效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有效治理边疆提供了范例。

新疆长城资源是丝绸之路的形成和东西方交通连接的重要保障。新疆长城依托选址与布局优势,在茫茫戈壁上如同大海上的灯塔一般,为军事家、使者、商旅、僧侣指引前行的方向,保障物资需求,甚至围绕古代长城(城址、烽燧)形成了城镇、集市,促进了民间商品和文化交流碰撞,促进沿线区域生产生活的发展。

新疆长城资源保护历程

调查研究及考古发掘

20世纪30年代,黄文弼先生对轮台县和库车市境内的部分古城及烽燧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开启了中国学者对新疆长城资源的研究探索。2007年,新疆长城资源田野调查工作与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同步开展,出版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对新疆汉唐烽燧、戍堡等进行认定及编号。

2011年起,为配合长城资源文物保护工程的实施,考古人员对吐鲁番市、哈密市、和田地区、巴州等地部分烽火台、戍堡进行了考古清理工作,整理发表有《和田地区烽火台、戍堡考古发掘简报》《孔雀河烽燧群调查与研究》等。2019-2021年,新疆考古研究所连续三年对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管理及规划

目前,新疆长城资源管理级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6处。2014年,克孜尔尕哈烽燧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组成部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克孜尔尕哈烽燧、麻扎塔格戍堡等4处新疆长城资源列入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点段名单。长城遗址级别的提升,极大推动长城资源依法保护,推动了长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依法核定公布。

新疆逐步建立健全长城保护员队伍,聘用长城保护员180余人,做到长城资源人员巡护全覆盖。2019年在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新疆按照国家《长城保护总体规划》要求,完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城资源保护规划》(2019-2035)的编制。

保护及展示利用

近年来,为有效保护新疆长城资源遗址,完成了巴州孔雀河烽燧群、哈密境内烽燧遗址、昌吉州境内烽燧遗址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加固工程,保护项目的实施基本解决了影响本体安全的重大结构性病害。2016-2017年,实施了长城资源文物基础信息采集工程,对巴州、哈密市、昌吉州境内五十余处长城烽燧进行测绘,初步建立了长城资源文物基础信息数据库。

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克孜尔尕哈烽燧管理规划》,准确核定克孜尔尕哈烽对外开放的容量指标。同时孔雀河烽燧群、克孜尔尕哈烽燧、麻扎塔格戍堡及阿克苏地区烽燧群列入了“十三五”时期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库,实施了长城资源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设施建设。2021年,克孜尔尕哈烽燧、孔雀河烽燧群等纳入了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重点建设国家长城文化公园。

存在的问题

对新疆长城资源价值的总体认知程度不足。目前对长城资源整体缺乏价值研究,没有进行系统的考古发掘,部分长城资源的烽燧、戍堡形制不明,边界不清,严重制约了长城价值认知的进一步深化。绝大部分遗址尚未进行识别、无法完整展现脉络线性格局,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不足,无法彰显整体价值。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整体保护意识不足,难以形成长城专题研究成果。

长城资源保护管理机构建设不健全。新疆长城资源大部分远离城市,地处戈壁沙漠边缘,点多线长面广,保护等级不一,常态化看护难以实现。各地未建立长城保护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长城资源保护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和程序性,日常保养监管不足。

长城资源保护科技支撑不足。新疆长城资源缺乏对材料、布局、形态、损坏成因的演化研究,导致已实施的文物保护工程在方法上千篇一律、缺乏科技含量和后期跟踪评估。同时缺乏预防性现状评估及监测预警系统,抢救性干预措施不科学、效果不理想。

保护管理对策

充分认识新疆长城资源整体保护工作在新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强化顶层设计。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长城保护总体规划》为指导,推动公布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城资源保护规划》,明确新疆长城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原则、目标、内容及管理要求,提升长城保护的整体水平。

开展基础研究。统筹组织开展基础调查、遗址测绘、现状评估、考古调查等工作。建立新疆长城资源动态化管理数据库,为整体性保护统筹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做好前期监测和数据转化利用,开展游客承载量分析和开放强度测算等基础性工作。

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管理。

长城资源保护要坚持政府主导,落实“属地管理”原则。依法履行长城文物资源保护工作,依法划定并公布新疆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依法开展保护利用展示工作,提升长城资源保护管理水平。

加强长城保护员队伍。建立长城看护目标责任制,稳定看护、巡查队伍,将长城保护员补贴缺口纳入县市级财政,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提升长城资源保护利用整体水平。

加强依法保护。根据国务院《长城保护条例》,推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城资源保护规划》落地落实,分批分阶段实施长城资源保护工程,全面排除长城资源安全隐患,抢救性保护逐渐向预防性保护转型。

做好长城资源安全防护。通过物联网、远程监控等形式,把野外长城监管纳入当地安全监管体系。开展长城现状评估工作,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评估片区巡护、技术监测、风险预警、防灾减灾。

统筹开展长城资源数字化保护。根据考古研究成果,保留长城遗址原始信息,数字复原其长城警戒和道路畅通功能,打造新疆长城资源智慧展示项目。

强化展示利用。结合乡村振兴、旅游兴疆战略,打破长城资源展示利用“单打独斗”的局面,逐渐向“以点成线、以线带片、跨区域合作”整体格局发展。重点推动村镇周边、旅游线路上的长城资源对外开放,促进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城镇周边的长城资源的展示利用,盘活文物资源,加快长城品牌塑造、文旅融合、主题线路开发,促进文物旅游惠民富民。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