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作者:记者 周益帆 安文剑时间:2023-05-06 19:50:0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百年来,位于敦煌以西的玉门关、阳关一直被文人墨客所偏爱,也道出了这里重要的历史地位——汉武帝征服匈奴、收复河西后,“列四郡,据两关”,玉门关和阳关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隘。
玉门关与阳关附近,汉长城逶迤于戈壁莽野之中。如今,敦煌境内长城已认定的共有各类单体建筑98座,长城墙体61段,墙体长度182.7公里。由于大多处于干旱少雨、人迹罕至的大漠戈壁,使得这里的部分长城、烽燧在斗转星移和风雨流沙中依然傲然挺立。今天,和年轻的“敦煌文化传播者”金俊音一起打卡玉门关与汉长城、解密“积薪”背后的戍边将士生活日常。
敦煌,不只有莫高窟
中国之声国家文化公园特别策划《江山壮丽——我说长城》,我叫金俊音,是一名“敦煌文化传播者”,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敦煌人。
小时候,我们常去莫高窟看大佛、看壁画,那些有趣的壁画故事让我如痴如醉,十分好奇。长大后,戴着“敦煌人”的标签离开家乡,我把敦煌的故事讲给了全国的朋友听。大家都知道,我们敦煌以莫高窟和石窟壁画闻名天下,但我今天要介绍的是敦煌的汉长城。
“列四郡,据两关”,“两关”即为玉门关和阳关
名闻天下的“两关”与长城是什么关系?
汉代,汉武帝征服匈奴、收复河西后“列四郡,据两关”,从此,丝绸之路正式畅通。河西四郡是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敦煌在河西四郡的最西端,而“两关”阳关、玉门关同样赫赫有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些千古传诵的诗词,写尽了大漠戈壁的苍凉。
汉代修筑了庞大的防御体系,就是汉长城。如今,敦煌境内保存比较好的是玉门关西侧的这一段。
玉门关遗址
玉门关是西汉时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之一,也是汉代长城上最重要的支点。20世纪40年代,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敦煌西北80多公里的小方盘城发掘出土了“玉门都尉”等汉简,许多学者认为这里就是汉代的玉门关。
筑长城,举燔苣,燃积薪
玉门关往西5公里,我们就能看到汉长城了。敦煌汉长城没有砖石,而是就地取材,以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等植物的枝条为地基,上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而成。长城沿线的烽火台,都有戍卒把守,遇有敌情,白天煨烟,夜晚举火。
摄于1907年的汉代敦煌阳关烽燧
这些烽火来自“积薪”。玉门关一带曾经芦苇遍布,把芦苇以横纵交错的方式堆积起来就是“积薪”,用芦苇捆扎成的束叫“苣”。报警的方式主要是“举燔苣,燃积薪”。敦煌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现存的“积薪”之多、保存之完好是全国之最。这些文物虽算不上什么珍贵珠宝,但它们在戈壁滩上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霜雨雪,给我们生动讲述着千百年前戍卒将士每日伐薪的日常生活。
芦苇以横纵交错的方式堆积起来就是“积薪”
“春风不度玉门关” 大漠中的豪情与思念
除了积薪,玉门关一带遗留下来的汉简也生动具体地记录了当年戍边吏卒们修城筑塞、候望烽火、开渠拓荒、屯垦田作,平日里积薪饲马、编席织鞋的生活。边塞戍务繁杂,人们在书信的日常问候中,都会殷勤相问“塞上苦寒”“善毋恙,甚苦官事”。一个“苦”字,道出了多少戍卒将士们的心声。
“黄沙百战穿金甲”,敦煌汉长城千百年来寄托豪情与思念
千载时光转瞬而逝,“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汉长城见证了在此驻足过的古人的生活;“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道尽了当时人们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说出了满腹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古人心中,边塞遥远,春风不度,而对我来说,长城寄托着风尘仆仆的乡愁,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回家了。
【讲述人:敦煌文化传播者 金俊音】
专家解读:汉代玉门关关城是如何被发现与考证的?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 董耀会:
汉武帝时期打通了河西走廊之后设“四郡”,最西边的一郡就叫敦煌郡。敦煌郡设了两个重要的关,一个是玉门关,一个是阳关,通过阳关和玉门关,向东可以到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然后到武威、西安,向北就到额济纳旗了。
玉门关过去不知道它是玉门关的时候,当地叫小方盘城,离它几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大方盘城,它在历史上叫河仓城,是一个粮仓,考古发掘还有很多粮食的遗存。原来这是一个大的粮食中转地,顺着讨赖河运来的粮食囤积在河仓城里,给这一带戍守长城沿线的各个屯兵城堡分发下去。
这一带长城的建筑形式也非常独特。在戈壁上建长城,没有土,砂土也没有黏性,城墙怎么建?就是一层芦苇、一层砂土,用芦苇筑帮,然后变成了一个槽,底下垫上一层芦苇,放上一层砂土,因为当地水的碱性特别大,把水浇上去,让砂土沉淀一下,再铺上一层芦苇,然后再垫上一层土。就这样建筑的墙体到今天2000多年了,有的还有两米多高,如果去看的话,一定会感到非常震撼的。
(图片来源: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