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春雪飞临乌鞘岭,西塞风吹万里城

来源:央视新闻作者:记者 周益帆 安文剑时间:2023-04-14 18:50:0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流传千载的诗句,都与甘肃境内的长城有关。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山脉纵横交错,其境内的长城是我国西部长城的代表。

作为古丝绸之路要冲、河西走廊的起点,武威天祝县的乌鞘岭上,汉明长城历千百年风霜,于此相会,穿越草原,绵延至雪山之巅。四月春日,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看,乌鞘岭长城冷峻苍茫,逶迤起伏,美如画卷。

我是甘肃兰州摄影爱者宋刚,我拍摄过绿意盎然的陇南春意,纪录过五彩缤纷的炳灵石林……今天,我想带您跟随我的镜头来探寻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的乌鞘岭长城。

雪后祁连山脉,天地一片苍茫

乌鞘岭:横亘在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

乌鞘岭是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主峰海拔超过3500米,这里是河西走廊门户,向西翻过乌鞘岭,就进入了河西走廊。

有评论这样形容乌鞘岭的重要性:乌鞘岭是中原大地通向西北边疆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坎。相传,张骞出使西域、林则徐受贬戍边……都曾路过此地。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也有“乌鞘岭口拼鬼侠,赤套渡口扼官军”的章回,书里这样描写乌鞘岭的险要:“一边高山,一边尽是峭壁,山谷深不见底。”

乌鞘岭山势峻拔,地势险要

春雪飞临 静美如画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乌鞘岭气候多变。史书上有“盛夏飞雪,寒气砭骨”的记述。我们抵达乌鞘岭的第一天,天气从晴转阴,突然间又飘起了雪,漫山的白雪,一脚踩下去,雪没到小腿。从远处看,在白雪的覆盖下,乌鞘岭挺拔厚重,偶尔露出青黑色山石和山坡。

暗色轮廓使得乌鞘岭冷峻苍茫

登上山岭,走到山前,首先看到的是汉长城留下的残垣断壁。乌鞘岭上的汉长城修建于西汉,建造时依山就势,沙土夯墙,掺红柳、胡杨、芦苇等,使其更加结实坚固。

春雪飞临乌鞘岭,西塞风吹万里城

相比汉长城,乌鞘岭上的明长城整体保存更加完好。万历年间,明朝政府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进攻,又在汉长城的基础上增修了坚固的“边墙”。汉、明长城在乌鞘岭相会,顺着山坡起伏的肌理,穿越草原,绵延至雪山之巅。

在乌鞘岭的最后一天,雪后放晴,天空湛蓝,“一峰红日一峰雪,半岭黄昏半岭明”,土黄色的长城,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雪后初晴,乌鞘岭长城明亮蜿蜒

历千百年风霜展新颜,天堑变通途

据说,乌鞘岭上原本有座韩湘子庙,约建于明代,香火甚旺。范长江所写的《中国的西北角》里说道:“过往者皆驻足礼拜,并求签语,祈求一路平安。”不过,如今的乌鞘岭早已不再是那个不可逾越的关隘,兰新铁路、312国道、连霍高速等都从乌鞘岭穿山而过,新乌鞘岭隧道也正在抓紧建设,兰州至张掖将实现3小时内通达。

历千百年风霜,逶迤起伏

踏雪马牙长城吹烽烟,牛羊四野草原冰雪花,乌鞘岭长城历千百年风霜,将继续守望着家乡这片土地。

【讲述人:兰州摄影爱好者宋刚】

专家解读:险峻的乌鞘岭上为何形成汉、明长城交会的风貌?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 董耀会:

甘肃的乌鞘岭是提到长城地理概念不可或缺的一个地名。乌鞘岭属于祁连山脉北支脉的东南端,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的通道,也是河西走廊的东部起点,现在很多的人对河西走廊的体验都是从乌鞘岭开始的。

乌鞘岭的明长城遗址还是非常明显的,修建的位置基本在海拔3000米左右。除了明代长城还有汉代长城,是霍去病率军出陇西、击匈奴、收复河西,把河西纳入西汉版图之后,修筑令居城以西的长城时修建的。

乌鞘岭海拔高,没有特别完整的、可以开采出来的整块石头,夯筑长城基本上都是在相对低一点的地方取土,然后搬运上来。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袭,绝大部分都成了蜿蜒曲折的土梁状。

历史文献当中,对乌鞘岭的记载叫“盛夏飞雪”。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有一次过乌鞘岭的时候,山下是夏天,山上突然间飘雪了,可见在这样的一个苦寒之地修建长城、戍守长城,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