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豫剧演员“说唱”赵南长城前世今生

来源:央视新闻作者:记者 郭鹏 田萌 李科时间:2023-04-12 21:50:00

华夏五千年,泱泱大中原。在河南这片中原沃土之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兴业。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争霸,纷纷修筑长城,留下了一条条“小而美”的长城遗迹。完成历史使命的赵南长城,亦是如此。中原大地的长城长什么样子?赵长城为何又有南北之分?和豫剧演员金不换一起探秘战国赵南长城。

当豫剧遇上长城

我是河南省鹤壁市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不换,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从事豫剧表演工作已经40多年了。在赵南长城上,我自编自唱,即兴发挥了一段牛派唱段,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赵南长城的这段历史。

金不换用豫剧演唱赵南长城

为啥叫赵“南”长城?

提到长城,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就是北京的八达岭,我也不例外!但除了这些保存完整的“大人物”外,我们也有饱经风霜的“小而美”的长城。

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窑洞村赵南长城遗址

第一次听说鹤壁淇滨区有赵南长城,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咦——我们这儿还有长城嘞?”带着这样的好奇和疑问,了解到这是一段被长城研究学者观察论证过的,战国时期赵长城的一部分。但为啥又叫赵“南”长城呢?

公元前425年,赵国迁都鹤壁中牟,《史记·赵世家》有记载:“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群雄逐鹿中原,为了防御齐国和魏国,赵肃侯就在自己的南部边界修筑了长城。再后来,赵肃侯之子赵武灵王又在北边修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长城,所以也就有了赵长城的南、北之分。那它现实当中究竟是咋样的呢?我决定去一探究竟!

发现民族智慧,传承民族自信

先给大家描述一下这段赵长城遗址的外观吧:墙体建造很好地利用了陡坡的优势,能感受到它所具备的强大防御力。从整体来看,城墙、烽火台等标志性的遗址,都还是可以分辨出来的。但部分的墙体已经塌了,四周散落的都是些碎石头。城墙都是一块块大小不一样的石头实打实地堆起来的,很坚固,不得不让人很佩服古人的建筑智慧!

沿着这段长城遗址走一走、看一看,它能告诉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时期的风雨沧桑,还有一个朝代的兴亡盛衰。

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窑洞村赵南长城遗址

历史文化相通,历史文脉相连。我们的长城和豫剧都凝聚着我们的民族自信,彰显着独特的中国风采,共同保护、传承和发扬好,也是我们未来的关键!

【讲述人:河南省鹤壁市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 金不换】

专家解读:战国时期的赵长城为什么分南北?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 董耀会:

河南的赵南长城是春秋战国诸侯国之间相互争霸和兼并时期修建的长城,是依山势自北向南修建、在要道上阻断东西交通的军事设施。这段长城修建是防谁的?防齐国和魏国。赵肃侯十七年对齐国和魏国相互称王非常不满意,派军队去攻打魏国的皇城,但这场战争赵国并没有取胜,主动打人家还打败了,很可能要遭受魏国的报复,所以就修建了这段长城。

鹤壁市淇滨区大河涧乡窑洞村赵南长城部分遗址

这段长城为什么叫“南长城”?因为后来赵国在北边为防御游牧民族还修建了一道长城,北边的长城,都是为防御游牧势力和军队南下而修建的长城。

在战国时期打仗,其实就这么两种战争形式,一种是诸侯国之间相互争霸、相互兼并的战争;另外一种是与游牧势力发生的军事冲突。在此情况下建成的长城,它的防御对象和使用功能都是与这两种战争形势相符合的。所以说南长城都是诸侯国相互之间防御的,北长城是农牧交错地带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去规范秩序和进行防御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