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古遗址丨镇原战国秦长城

来源: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作者:时间:2022-11-10 15:46:17

战国秦长城镇原段位于镇原县西北部,总长41.1千米,筑于战国秦昭王时期(约公元前272年前后),距今有近2300年的历史,虽经千年风雨剥蚀,但它的残迹仍犹如一条巨龙盘旋于蜿蜒起伏的峁梁之上,雄伟壮观。

图片

图为武沟乡孟庄村白草洼战国秦长城遗址

战国秦长城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彭阳县孟原乡,沿镇、固(固原地区)交界横跨孟家原到镇原县武沟乡孟庄的白草洼,经马渠乡的城墙湾、甘川原、墩墩梁、虎家后沟、水磨渠,顺沟渠而出,经蒲河上游的安家川,折东沿河顺川而下,经三岔镇的米家川,又折向东北,经高湾、周家庄,由周家庄的胡家咀梁进入环县的演武乡。

图片

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长城筑造就地取材,用本地黄土夯筑而成,沿线为沟壑、山梁地带,深沟坡陡,地势险要,山梁狭窄,唯有孟庄塬是一较大的塬面,地处交口河与茹河上游的分水岭上,整体利用自山险沟壑以为屏障。

图片

战国秦长城在镇原境内经过3个乡镇11个行政村40多个自然村,现有白草洼、大庄原、马渠三合、三岔周家庄、玉原、乔盆腰岘、虎家后沟、梁台等8处遗址较为明显。先后在白草洼遗址沿线发现单体建筑共51座,其中敌台38座,烽火台13座;台体周围遗存有外绳纹,内麻点纹、布纹、素面,外环轮纹内素面的板、筒瓦残片,以及少量内环轮纹、素面陶器残片等器物。

图片

1935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陕甘支队长征翻越六盘山,途中写下“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豪言壮语,词中所提到的长城,有学者指出,并非大家所熟知的明长城,而是指红军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宁夏和甘肃境内的这段战国秦长城。

图片

历经千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镇原境内的战国秦长城大多已是残垣断壁,但其雄伟磅礴的英姿仍依稀可见当年的恢宏气势和壮观场面。今天,秦长城更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伫立在广袤的陇东大地上,向后世默默诉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边塞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