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历史遗迹——汉长城永昌段

来源:永昌县融媒体中心作者:时间:2022-06-28 12:56:29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和文化重镇,素有“控扼甘凉” “西北之孔道”之称。蜿蜒西进的汉塞烽燧和明代长城横贯全境, 既印证了永昌作为边防军事要塞的重要地位,也代表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和发展。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了永昌独特的文化魅力。全县现登记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247 处,明长城资源 185 处,汉长城资源 65 处。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5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 处。县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782件,其中一级文物5件,二级文物32件,三级文物264件,古籍善本1261本。

汉长城永昌段位于金昌市永昌县境中部偏北,横穿而过,大体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151.7千米,分为东、西两段,其中东段位于洪积淤积细土平原地带,地处海拔较低的绿洲边缘,四周戈壁荒滩与耕地、林带间杂,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西段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区域内南北两侧地势开阔平坦,其中南侧耕地与荒滩间杂,植被繁疏分明,北侧山坡地段荒芜干旱。本段长城线路及走向复杂,永昌段明长城局部利用汉长城,或与汉长城相随相汇。主线自民勤县小西沟林场进入本县,依次经过郑家堡村、新沟村、西沟村、西沟农场、方沟农场、华家沟农场、青山堡村、河西堡镇、上三庄村、寺门村、鸳鸯池村、沙窝村、河西村等地段,跨过金川峡水库,经过金川西村、圣容寺、毛ト喇村、王信堡村等地,至水泉子村六社(阎家壕北)西荒草滩处,分两条线路向前延伸,明长城修筑于该段汉长城的南、北两侧,最后至永昌县红山窑镇水泉子村与山丹县老军乡羊虎沟村界沟处,进入山丹县境内;一条自主线分出后,在王信堡村五社、六社东北部开始向南延伸,至羊庄子,分作三条线路:一条向西南方向延伸,止于尖沟山北坡;另外两条线路大体并行延伸,止于王信堡村、水泉子村一带称为“斜壕”的区域,这一区域内汉、明长城墙体壕堑交错分布,其中汉长城有四条线路。另在水源镇西沟村半截墩滩以及本段长城主线南北两侧散存汉长城墙体或壕堑多条。本段长城部分设施在明代被整修后继续利用。在永昌县境内,汉长城主要经过红山窑镇、城关镇、河西堡镇、水源镇、朱王堡镇等5个乡镇。

本段长城由墙体、壕堑和单体建筑组成。以红山窑乡镇毛ト喇堡为界,毛ト喇堡以东主要以人工构筑墙体为主,局部地段有山险和山险墙;毛ト喇堡以西主要以壕堑为主,局部地段有墙体。墙体长88.4千米,有夯筑土墙、山险和山险墙等多种形式,土墙以黄土夯筑为主,局部地段夹杂细小砂石或砂砾土,夯层厚0.08米—0.3米,底宽1米—7米,顶宽0.1米—3米,高0.2米—5米。在金川峡一带,利用山势陡峭的自然天险,部分地段利用自然山坡加以挖削,形成陡峭的山险墙。壕堑长63.3千米,多采用中间挖沟、两侧堆垄的方式修筑,部分地段采用上坡挖沟、下坡堆垄的方式。单体建筑10座,其中敌台2座、烽火台8座。烽火台多位于长城墙体或壕堑两侧。单体建筑平面呈不规则形、圆形和方形,剖面主要呈不规则形,部分呈梯形;构筑方式主要为黄土夯筑,少数夹石块、椎木或小砾石,多数夯层不清,可见夯层厚0.08米—0.2米,另有石块垒筑的烽火台2座,1座内以黄土填实,1座内为土坯砌筑。部分单体建筑周围有燧体和壕沟。

喇叭泉汉长城汉代修建,明代修缮后继续使用。长6001米。黄土夹杂细小砂石夯筑,夯层厚0.1米—0.25米。底宽1米—7米,顶宽0.1米—1.5米,高0.1米—2.5米。

毛ト喇汉壕堑长9058米。中间掘壕,两侧堆土成垄。壕沟底宽2米—8米,上宽4米—13米,深0.5米—8米;东北垄底宽0.8米—3.2米,顶宽0.7米—1.2米,高0.5米—1.2米;西南垄底宽0.8米—3.5米,顶宽0.6米—1.5米,高0.5米—1.5米。明长城墙体在壕堑西南侧伴随始终,汉长城墙体紧靠壕垄末段,与之并行。沿线有烽火台1座。

上孤山子西烽火台位于红山窑镇水泉子村七社(阎家壕北)西北。平、剖面呈不规则形。坍塌为馒头状,底径10米,高2.5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18米—0.2米。烽火台东、南、北三面筑有围墙(墩院),围墙东、南、西三面外有壕沟。

孤山墩位于红山窑镇水泉子村村委会西北。原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现为圆形凸包状。顶部东西宽6.5米,南北长7米,底部东西长14米,南北宽12米,高2米—3.5米。外以石块垒筑,内以黄土填实。烽火台四周斩挖山体形成壕沟,北侧壕沟西端向山下延伸与长城壕堑相连。烽火台东北侧有6座燧体,东侧(壕沟以内)并列有2座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