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长城脚下石头村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孙广勋时间:2022-05-06 17:42:48

从被誉为“醉美井庄花园小镇”的延庆区井庄镇政府出发,驱车穿过井家庄、东石河两个村,又前行了一段路,就径直到了三司村口。只见村口硕大的一块石头上镌刻着三个大字——三司村。

追溯起来,三司村始建于明朝初期。据说,明朝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北巡驻跸团山,下诏设立隆庆州。但是由于战乱导致这里人烟稀少,于是下令从山西洪洞县移民,其中就有张、王、李、侯、蒋、郝等几家人迁徙到现今三司村西约500米处一块平坦的土地上,搭起小屋居住下来。也许搭建的房子正好在山的西侧,故取名为“西庄子”,算起来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那时候村里干旱缺水,村民需要到村东河套边的一个水泉去取水,来来去去着实费时费力。于是,很多村民就逐渐搬到距离泉水比较近的地方居住,后来村名就改成了“井泉口”,这个村名在明朝嘉靖年间纂修的《隆庆志》里有过记载。那口石头井至今还在,只不过早就没有了泉水,只剩下一个井口。也许是为了保护、纪念它吧,村子特意给这口古井搭建了一个四方立柱、古色古香的小亭子,倒也成了村里的一个小景观了。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朝廷设置宣府南山路,为了更好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也为了更好保护明朝皇陵,开始建筑柳沟城。古时柳沟为城官,为保卫城官,在土长城脚下设司,有司官,柳沟往东分别是头司、二司、三司、四司。井泉口村在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已经建起了一座营城、一座烽火台,按照地理位置,由“三司”屯戍。由于士兵长年在这里戍边,很多兵丁便带了家眷迁居于此,时间久了,戍边的作用慢慢淡化了,兵丁也就变成了百姓,井泉口村就渐渐被人们称为“三司村”了。

这里的路两边砌满了形状不一、高低不平的石头,一块块略显黑棕色,瞬间就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厚重感。河套西侧的一处高地上有一堵厚厚的土城墙,底层用石头和灰砖包裹着,裸露的城墙很是斑驳。土墙不远处留存着原来南城门的一座影壁墙,整体由青砖垒砌而成,虽说不大精美讲究,但伤痕遍布、表层斑驳的城砖、条石,依然显示着这座影壁墙独有的气派与威严。在残城墙下,赫然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三司城堡”。

从古井亭子往东,走过一段不远的水泥路和土路,很快就来到了长城脚下。这条修建于嘉靖年间的南山路长城,虽然经过历史的风吹雨打,但长城的纹路与残垣断壁清晰可见。河套东边有一片平平整整的院落,过去曾经是修长城烧砖备砖的场地,人们都把这里叫作窑院。如今,曾经偌大的窑院只剩下几处窑洞了,周围焦土长满了各种灌木和蒿草。再往东去,由于那里的山脊上下遍布着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石头,所以就地砌成了石边长城,现如今凌乱不整,已没有了昔日石边长城的英姿。

据说整个南山路长城上共修建了十几座烽火台,自红门西侧有五座,依次是将台墩、大红门墩、小红门墩、小张家口墩、川口墩。自红门东侧有九座,依次是虎皮墩、东二墩、东三墩、东四墩、东五墩、东六墩、桅杆山墩、桃木冲墩、老虎窑墩。三司村东头至今还存在的一座烽火台,就是其中的“东三墩”。当时由永宁卫官军在这里驻守瞭望、昼夜值班,如果有北方游牧民族前来骚扰,就立马点燃烽火报警。

就是这么一个只有几百口人的小山村,村内竟然曾经建有堂庙、关公庙、山神庙、龙王庙、寿延寺五座庙宇。其中山神庙经过修缮,至今还完好保留着。这座山神庙只有一间,内有神台、香炉、壁龛,还有山神、土地、五道三座神像,山神手里拿着一副铁链,五道拖着一把铁杵,很是威严。

巍峨雄壮的长城脚下,清新秀丽的燕羽山下,一个美丽的小山村——三司村,以石墙、石柱、石巷为“经”,以石碾、石桌、石锅为“纬”,凹凸不平的石块铺满整个村落,或褐或青灰,被垒砌成古村独有的一道道风景线,处处散发着人们念念不忘的缕缕乡愁。或许,正是由于这里的石头多,又或许是这里高矮不一的院墙、街道大多用石头垒砌而成,长城脚下、燕羽山下的“石头村”雅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响起,三司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石头村”。即便村里不少村民已经翻建起了二层别墅和红砖大瓦房,村子里还是随处可见一道道石头墙和满是岁月痕迹的老石头房子。

三司村里灰砖青瓦、木门木窗的乡间小院,本真而古朴,静谧而安详。当你从高楼林立、喧杂繁闹的大都市踏入悠闲的乡间小道,静观绿树成荫,片片良田围绕,寻一处农家院落,或仰望星空,或在一个静谧的黄昏,泡一壶热茶,听一首舒缓的乐曲,以往的聒噪早已远去,剩下的只有清闲,只有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