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名人 > 

余子俊

来源:作者:王兆春时间:2021-01-08 16:02:52

【余子俊】(1429~1489)明朝官吏。字士英,青神(今四川青神)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授户部主事,在部十年,以廉干著称。成化六年(1470),升左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到任后即上疏朝廷,建议在长城沿线筑墙建堡。他指出陕西三关的延绥,地平野旷,利于骑兵驰突,蒙古骑兵多次由此入犯,直入河套。为加强守边之计,应沿原有的界石,依托山形,顺应地势,修筑边墙。成化八年秋,他再次上疏,请求修筑边墙。建立城堡。其建议终被宪宗皇帝采纳。

成化九年,蒙古骑兵退出河套,形势渐趋平定,余子俊便专心修筑边墙。在他的主持下,4万多明军在东起清水营,西至花马池的1770多里的长城沿线上,掘凿山崖,构筑山墙,墙下加筑堑壕,筑成了连绵相续的城墙。在新筑的城墙上,每隔二三里构筑一座敌台,布设障碍,派兵巡防。对于山崖的空缺之处,则构筑横一斜二形同簸箕的短墙,既可了望敌情,又可防敌射击。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共筑成11座城堡、15座墩台、78座小墩台,819处短墙。边墙筑成后,他又把墙内的土地,分给驻军屯垦,每年收粮6万多石,取得了筑墙备边、屯守兼备的效果。起初,延绥镇的治所在绥德州,而吴堡等地则在镇外。蒙古骑兵便经常以轻骑兵劫掠这些地方,待明军发现后派兵追击时,他们又快速离去。针对这种情况,他把镇治迁到榆林,并加派守军,增设守城器械。蒙古骑兵见明军戒备森严不敢再行劫掠。

成化十二年(1476)十二月,余子俊移抚陕西,见居民苦于水泉咸涩,便在西安城西北开凿水渠,经汉古城通达渭河,受到居民的赞颂,被称为“余公果”。之后又于泾阳凿渠引水,既能灌溉千亩良田,又方便了交通运输,使当地官民能直达汉中。

成化二十年(1484),余子俊以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总督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军务,主张采用构筑延绥边墙的方法,构筑大同和宣府两地的边墙。他上奏朝廷说,两镇之地,东起四海冶,西抵黄河,长达1300多里,然而原有的墩台仅170座,不敷守备之用,应增筑440 座长宽高都为三丈的墩台,以加强守备。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决定于成化二十一年四月开工。但是由于当时灾害频仍,人力、物力、财力都很空虚,工程难以开展。他也因此遭到官员们的反对和攻击,成化二十二年二月,余子俊被免去太子太保并被迫致仕。

成化二十三年正月,宪宗皇帝给余子俊平反,宣布其无罪,并任命他担任兵部尚书,加授太子太保。弘治元年(1488),他上疏奏呈十事和边防七策,都被孝宗皇帝采纳和下令推行。弘治二年,他不顾重病在身,仍上疏陈述救济灾荒、消除盗贼之策。不久病故。孝宗皇帝赠太保,谥号“肃敏”。

(选自《长城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