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甘肃靖远多措并举保护境内明长城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冯文强 记者 王万盈 2024-10-25 16:28:11

近年来,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通过不断健全长城保护工作机制,落实各项保护措施,细化宣传引导,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县境内明长城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靖远县境内明长城位于县域西部地区,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历经多次修复,总长约131.914公里,是明长城在甘肃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明长城在靖远县内沿黄河东南岸蜿蜒曲折,穿越永新、双龙、石门、靖安等12个乡镇,共计遗存墙体27段,单体建筑118座,其中烽火台117座、敌台1座,另有关堡5座、壕堑1段。这些建筑主要是明代中晚期的建筑风格,不仅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于2006年5月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做好长城保护工作,靖远县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创新实施“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长城保护员包点段”的责任制,不断完善文物部门、乡镇政府、村组、长城保护员四级长城保护责任体系,利用无人机不定期巡查+55名专业保护员现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实行长城清单化管理与安全隐患整治销号整改,有效推动了文物保护从单一的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转变。

此外,该县还通过争取项目资金596万元,组织实施明长城靖远段抢险加固和修缮、环境整治、预防性保护设施建设等项目。当前,共对85处长城单体建筑完成防护设施安装,拆除违章电线杆3处,封堵非必需的长城豁口5处。县域内所有长城点段均已树立长城保护标志碑,在工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大的长城点段设立了117块长城责任公示牌和若干块长城说明牌,有效保护长城所承载的价值内涵。

为了增强广大群众保护长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使命感,该县还利用“文化遗产日”、送文化下乡、进校园等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入户宣讲、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转发等形式,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积极与公安、检察机关紧密协作,常态化开展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检查,形成长城保护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