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一带,古时因4条河谷交汇于此,被称为“四合”。后来在这里建起冶炼厂,又被称作“四合冶”或“四海冶”。四海冶北有隘口四海口,东南有火焰山,元朝开始在此设防驻军,明朝时发展成为宣府东路军事要塞,构筑起护卫京师的一道坚固屏障。
危城孤悬四海治
明朝宣府镇北线长城,东起四海冶(今延庆四海),西至西洋河(今山西大同东北),分别由东路、中路、上北路、下北路、上西路、下西路6路管辖。四海冶为宣府东路属地。
明天顺八年(1464),在四海口以南5里修筑四海冶堡。城堡孤悬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周长1里264步,高2丈,建有东、北、南3座城门。东、北城门上建有城楼,东北、东南、西北的城墙上建有3座角楼。西面城墙依地势而建,呈圆弧形。东门外有菜食河流过,东侧山上建有3座敌楼,作为瞭望敌情之用。城内建有守备府,设守备1员,驻守官兵690名。四海冶城建成后,又进行过多次加固和扩建。特别是万历三十二年(1604),四海冶城扩展为周长3里,城墙加高到3丈8尺,又在西南辟一门。
明《宣镇图说》记载:“四海冶东至火焰山三十里,山之东与昌平接界,西经天门关至大胜岭七里,通周四沟;南至海子口八里,通京师,东南八里至岔石口;北至四海口三里,出口即大边(宣府东路边垣)。”
可见,四海冶周围的天门关、海子口、岔石口、四海口都是重要军事隘口。当时,蒙古朵颜部就驻扎在外长城以北,越过东边的火焰山即是明皇陵,一旦突破就直接威胁到京师的安全。
为防范蒙古军队绕过北线长城南下袭扰,嘉靖三十五年(1556),修建了从四海冶南的海子口至河北阳原西部的宣府南线长城,后归南山路参将管辖。隆庆州(今延庆区)域内的南线长城,东至四海冶,西至岔道羊头山,长160里,敌楼耸立,城郭相连,烽火相望,防御体系更加严密。
这一年,兵部侍郎江东来到四海冶督查军务,看到孤悬的城堡巍然屹立,让他护卫陵京的信心陡增,踌躇满志地作诗一首:“屏障天开海冶城,烽楼粉堞拱神京。月明上公无传箭,霜冷黄花尚戍兵。宵旰新宫宽圣虑,犬羊北海遁腥营。由来韩范称多算,推毂边陲辅太平。”
传递军情辟“秘路”
天门关,是四海冶西面最为险峻的山口,北可通独石口(今属河北省赤城县),南可达京师,是元代往来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境内)、大都(今北京)的必经之路,后被称作“四海冶路”。
据史学家推测,四海冶路应是元朝一条专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的“秘路”,与同期往来上都、大都的主要道路相比,行程最短。元代史籍虽没有提及这条路,但详细记载了这条路上的海青望云驿站。元《皇朝经世大典》写道:“世祖皇帝中统元年五月,奉圣旨,于望云(今河北赤城)立一站,中书省官忽都不花奉旨,缙山(今延庆区)至望云,速取径道,立海青站者,今后使臣官员,除军情急速公事,有海青牌者入望云站,直截前来。”这里所说的海青牌,上面刻有蒙古奉为圣物的海东青,取其飞翔迅捷之意。元代把它作为乘驿者通报紧急军情佩戴的高级牌符,只有持有海青牌才能通过专门开辟的海青驿站。《元史》记载,海青牌多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中统年间使用。开平府(后升为上都)为蒙古国都城,地近漠北,为应对战事,忽必烈需从燕京(后升为大都)向上都运送兵员、物资,传递军情,此时开平至燕京的道路极为重要。通过大石窑遗址(今延庆千家店)考古发现,当时“速取径道”设立的驿站,就在这条四海冶路上。
到了明代,这条秘路“四海冶至靖胡堡”路段,素为蒙古朵颜三卫所窥伺。明正德以后,这些部落乍臣乍降,时常肆意抢掠长城沿线地区,也不再向明朝纳贡。随着朵颜部日益强大,花当成为其最强部落。花当部对长城内虎视眈眈,大有举兵南犯、势难阻御之势,四海冶防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为防止蒙古部落经四海冶路南袭,在今四海镇大胜岭村、大吉祥村北部修筑长城,阻断四海冶路,加强防御。
为内抚属夷,外御强虏。明嘉靖年间,又在宣府设“南山两协”(协守总兵),一驻榆林,一驻柳沟。崇祯年间,为加强对明皇陵的保护,便于四海冶与昌镇黄花路两个唇齿相依的军事重地相互协防,朝廷对原有“两协”进行了调整,在柳沟设镇守总兵居中调度。“改东协为左翼,驻四海冶,以防陵东,与黄花镇策应;改右协为右翼,仍驻榆林,以防陵西,与镇边城策应”。黄花路若有敌情,援军可从四海冶向南过海子口,登上自西而东的长城迅速增援。
万里长城第一楼
四海冶城东南18里的火焰山,多奇峰峻岭,紧邻外边长城,为宣府东路第一要地。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在海拔1141米的火焰山主峰之巅,巡抚都御史王仪主持修建了长城敌楼九眼楼,成为宣府南路边垣防守的重中之重。
九眼楼由砖石垒砌,为正方形双层套拱式空心敌楼,在明长城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现存一层,边长13米,高7.8米,每面有9个瞭望孔,孔高 1.65米、宽0.5米(北面中间瞭望孔为敌楼北门),九眼楼因此得名。通过敌楼北侧阶梯可从北门进入楼内,内外层楼体之间,是环行步道,可供守军往来巡视。内层楼体四面各有一门,为砖砌券拱式结构,便于出入。东西门两侧各开两窗,为砖砌的拱洞。楼的上层为方砖铺就的平台,从平台上现存的柱脚石看,应建有木质结构庙堂式飞檐建筑,但已经被毁,形制已无从考证。
敌楼内,既可以指挥瞭望传令、掌握敌人进攻动态,也可放置兵器物资,供守楼军士遮风避雨休息之用。当敌人进犯之时,还可在敌楼上居高临下发射火炮箭支、倾泻滚木礌石。
九眼楼与三道长城边墙相连,处于宣镇、蓟镇、昌镇三镇交界的要冲之地。边墙自北向西至宣府四海冶,东临蓟镇石塘路,西界昌镇黄花路。四海一旦出现敌情,从九眼楼燃火放炮,居庸关顷刻就能看到或听到报警信号。
庚戌之变后,为护皇陵,进一步修建了九眼楼以南的昌镇黄花路长城,并在九眼楼西北300米处建火焰山营城一座,用以屯兵,城中设千总1名统辖。隆庆至万历初年,不仅增修了大量城堡和敌台,还对原有的土边单式边墙进行加固,升级为一等二等包砖砌石复式边墙。
九眼楼地处山巅,北望朔漠,南护陵京,以“万里长城第一楼”的美誉独领风骚。南山崖如刀劈斧削一般,骤然而下。从九眼楼上放眼望去,周围群山起伏跌宕,沟壑纵横。东南,群山怀抱之中的一汪蔚蓝是雁栖湖;冲过西南迷雾,“神京在前,宫阙在目”,京师跃然眼前。远处,云蒸霞蔚,如烟似雾。明朝负责三镇防务的文臣武将,曾在九眼楼上留下24首赞美它的诗作,其中有万历年间南山路参将徐永胤所作的《登火焰山次韵》:“绝𪩘高悬百尺楼,巡方乘暇一遨游。天开保障星辰近,地接陵京锁钥收。”天启年间山西按察司副使张维世的《登火焰山楼》:“危楼缥缈倚烟长,极目嶙峋接大荒。塞北轻阴回短槛,山南佳气入飞觞。”
历史上的四海冶,扼守长城南北的咽喉要道,发挥着军事防御的重要作用。如今的四海镇,西北可达延庆盆地,东北可通白河峡谷,向南直抵海子口和怀柔黄花城,已成为京北的交通枢纽,为当地经济繁荣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