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杜苏芮”影响,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延庆降雨过程持续时长达88个小时,全区平均降雨量为244.9毫米。长城城堡和文物遗迹保护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这让“长城人”十分担忧。
我与长城·风雨兼程
今年46岁的于海宽,现任延庆区文物所副所长,2007年加入长城保护队伍。这些年,于海宽和团队一起完成了延庆区内500余处文物资源复核及调查,让延庆的长城保护工作从传统方式变成现代化科学保护。而今,十六年前奔走在踏勘路上那个身形轻快的帅小伙儿,已两鬓霜起,但在踏寻长城的过程中,让他收获了更多的成熟和稳健。在于海宽的心里,有着延庆长城厚厚的一本账,哪里的墙体损毁严重、哪里的敌台需要修缮、哪里的城堡还需要加固,他都一清二楚。
延庆是北京地区长城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境内长城长度179.2公里,实有墙体全市最长、形制体系最为丰富、保护与发展起步最早。近年来随着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加上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目前延庆区内砖石长城抢险率已经超过82%。大庄科段长城在完成前期考古、勘察、记录、检测、设计、招标等工作后,今年7月,研究性保护维修进入现场施工阶段,施工过程创新采用全过程科研实验、全过程考古研究、全过程数字记录、全过程公众参与、全过程实操培训。
我为长城·无畏坚守
为了做好长城保护工作,于海宽和众多长城保护人穿山入林、爬坡过坎,一步一个脚印蹚出了长城保护的路子。要说起于海宽的守护长城之路,还要从2007年全国明长城资源调查说起。
2007年,为进一步摸清长城的保存情况,国家文物局组织长城沿线各地开展长城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延庆文物所承担了延庆辖区内的长城调查工作。当时,于海宽在二组中既要负责摄像工作,又要负责队员的衣食住行、协调合适的向导带路。
“当时长城踏查的时候困难重重。为了开路,大家还得随身带着镰刀等工具,把脚扎透的情况非常常见。运输方面也是个难题,即便到现在,我们基本上也还是依靠骡驮人背这种原始的方式运输。长城都在野外,基本都在山脊上,而且大部分是无人区,不具备交通通行条件,所以只能是靠人力或者是牲口驮。”延庆文物管理所副所长于海宽说。
对于海宽来说,以前他对于长城的印象是八达岭长城景区的模样,雄伟的城墙蜿蜒于崇山峻岭,完整而连贯。但在踏查过程中发现,北京存有长城的六个区里,延庆是唯一有砖、石、土三种长城类型分布的区;城堡、砖窑、烽火台……尚存的和消失了的,在2007至2009年,全被团队纳入资源库,为长城后续保护利用提供了最基础的信息。两年的野外调查,于海宽和团队徒步数千公里,拍摄长城视频资料2000多分钟,在延庆区长城调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海宽在我印象里面是一个特别敬业的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不光是长城,延庆各类的文物,他都尽心尽力地研究保护。而且在某些方面,他还很有想法,特别是对一些工程的保护技术,他都会结合自己的想法和创新,提出很好的建议。”北京建筑大学建筑遗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说。
我爱长城·吾心依旧
对于于海宽和众多长城保护人来说,长城踏查的路是枯燥的,但他们也会在一次次的踏查过程中,发现新事物、积累新经验。在长城保护的路上还有很多和于海宽一样的长城人默默守护着长城。
按照《延庆区长城保护员管理办法》,长城保护员们通过对重点点段全天巡查、一般点段定期巡查等工作,来构建长城的全覆盖保护网络。2019年,延庆区128位长城保护员经过培训后正式上岗,负责延庆区境内的长城保护。于海宽还参与了延庆区长城保护员培训工作。培训中,除了介绍长城知识,他还将自己参加长城踏查中积累的一些野外受伤急救知识、遇到毒蛇或野兽时应急措施等经验讲给学员。4年来,长城保护员队伍全方位全时段做好长城日常保护管理。除了长城保护员队伍的逐渐扩大,近年来数字化保护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的颁布,延庆区积极融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建设,制定《延庆区长城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做好长城文化的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
“在咱们现在新时代的这个背景下,尤其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长城文化带建设的这个大前提下,咱们延庆区一直是走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前列,尤其是咱们的定位是长城文化带的‘领头雁’。”延庆文物管理所副所长于海宽说,“目前我们做的长城保护相关的工作,除了考古、修缮 、抢险加固等等,更重要的是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发掘,最终我们想形成长城文化或者叫长城精神的一种表达,让咱们中华民族的这种长城精神,能够不断地屹立在世界的这个潮头。”
十六年风雨兼程、十六年默默守护,对于海宽来说,长城保护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文化的传承和长城精神的弘扬。正因为有越来越多像于海宽这样的长城保护人孜孜不倦地创新求索,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才能得到很大程度保护。默默奉献的长城人还有很多,他们的执着坚守和无惧无畏,让长城这张金名片愈发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