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千年长城 倾心守护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作者:记者 吕园 2022-09-02 09:45:00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两边是故乡。

长城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存。在我国古长城遗址中,内蒙古是我国古长城遗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长的省区。其中,巴彦淖尔又是内蒙古古长城遗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长的地市。巴彦淖尔境内有战国赵长城、秦汉长城、汉外长城南北两线共4条长城,绵延1007公里,被学界誉为“长城博物馆”。

2000多年来,长城沿线的烽火狼烟与交流交融交替进行,流传下来“孟姜女哭长城”等许多传说、“茶马互市”等很多贸易和生活习俗,特别是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对后世影响深远。

为了进一步传承弘扬长城文化,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两个打造”要求,巴彦淖尔日报社开展了“长城两边是故乡·穿越巴彦淖尔探访塞外长城”全媒体采访行动,通过探秘、走访、挖掘、整理,打造出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具有巴彦淖尔特色的“长城两边是故乡”系列融媒作品。

一段长城,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也承载着长城脚下一代又一代人的缕缕乡愁。巴彦淖尔境内的一处处古长城关隘及障塞烽燧遗址,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屹立在巍巍阴山和茫茫戈壁草原上。长城和长城文化的传承,需要的是一代代人的尽心守护。幸而所见,不论是家住长城脚下的农家牧户,用心守护家乡文化遗产的文物保护工作者,还是为守护长城汇聚合力的社会各界人士,他们心怀历史敬畏,精细呵护付出,为古老长城筑起了一道全新的“守护墙”。

近日,记者随“长城两边是故乡·穿越巴彦淖尔探访塞外长城”全媒体采访行动组,探访巴彦淖尔境内古长城遗址,聆听“守城人”的坚守故事。

请叫他们“守城人”

清晨,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阿贵高勒嘎查的牧民伊拉乐图吃罢早饭,背上水,跨上摩托车就出门了,开始一天的工作——巡长城。57岁的蒙古族汉子伊拉乐图还是一位牧民党员,2017年,他被乌拉特前旗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聘请为文物保护员,义务守护文物遗址。

生在长城根、长在长城下,伊拉乐图对家门口的长城熟稔于心。他负责的阿贵高勒段赵长城约3公里,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前300年所筑长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现存的赵长城遗迹大多是夯土建筑,在一处2米多高的长城遗址断面上,记者看到夯土层如树的年轮一般清晰可见,细数下来,居然有二三十层,每个夯层又大概10厘米厚,细节之处依然可以让人感受到这项工程的雄伟。

5年多来,伊拉乐图每天都要骑摩托车沿长城打一个来回,一路上走走停停,察看长城情况,劝阻来此放羊的牧民,提醒游客观览长城注意事项。每逢大雨或山洪过后,他都要步行去巡长城,来回一趟得3个多小时。

要问伊拉乐图为啥坚持巡守长城,记者在他朴实的话语里找到了答案:“我在这长城边儿上出生长大,小时候就光脚在城墙上玩儿,对长城有感情。长城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保护它是我的本分。”

在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十份子村,同样有一个人对长城执着热爱,他就是小佘太广申隆段和张德禄湾段秦长城的农民保护员韩根柱。韩根柱今年58岁,共产党员,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几乎都知道他。为啥?可不是因为老韩做过啥大事儿、得过啥大荣誉,而是因为多年守护长城的他“得罪”过不少人。

原来,在小佘太秦长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施保护前,不时有村民把长城城墙石头拆下来搬回家,用于垒羊圈、筑房基等。每当这时,韩根柱就坚决阻拦,甚至不惜和邻里乡亲发生口角,常落得别人指责和埋怨。有一次,周边工地的工人把城墙石头搬回去用,被韩根柱知道后,愣是软磨硬泡和人家说了两天,他又费力不讨好地把石头搬回了原处。

秦长城沿山势修施,起伏曲折,气势磅礴,经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和时代变迁,遗迹已比较罕见。而小佘太秦长城却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曾说:“小佘太秦长城是保护最好、最完整的地段之一。”这段长城也在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合并归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守好长城,还要讲好长城故事。这些年,韩根柱从十里八乡的老人口中收集整理了不少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每当有游客来观览时,他就当起义务讲解员。当长城探访组一行与韩根柱在增隆昌古城遗址见面时,老韩迫不及待地为记者讲起他所知道的古城故事:据专家考证这里是西汉时所建的光禄塞遗址,相传2000多年前王昭君入塞时就在这里居住过几年……

捡拾一片散落在古城中的陶瓦碎片,听老韩讲昭君出塞的故事,不远处增隆昌水库天水相映、波光潋滟的美景尽收眼底,让人流连沉醉……难怪采访时韩根柱开玩笑说,守长城也“上瘾”,这长城美景他就是天天看,也没个腻的时候。

从小佘太境内一路向西,石砌的秦汉长城像一条巨龙,沿着蜿蜒的阴山主脉延伸。

昔日绵延万里的雄伟长城,今时的终点在哪里?和史学家一样,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那仁乌布尔嘎查牧民呼格吉勒图一家也关心关注着这一问题的答案。

呼格吉勒图一家住在那仁乌布尔嘎查达巴图沟口的古城脚下。古城位于东侧达巴图沟和西侧查干沟交汇之处的断崖之上,城址西侧有两座对称高耸的暗红色山峰,十分高大,形似双阙。有专家考证称,此处为史书记载的赵武灵王所筑长城终点——高阙塞遗址。

天刚蒙蒙亮,东方露出鱼肚白。49岁的呼格吉勒图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门到古城边上去走走转转、巡视一遭。对古城如此上心,不仅仅是因为呼格吉勒图是乌拉特后旗文保部门聘请的文物保护员,更因为“守好城”是父亲巴图吉日嘎拉的遗愿,也是他们一家5代人100多年不变的坚守。

呼格吉勒图一家是从曾祖父那辈定居在古城脚下。过去虽不知道这座石头城是文物遗址,但高大的城墙为游牧到这儿的牧民提供了避风港湾,于是曾祖父带着家人在这附近扎下了根,与古城结下了特殊的缘分。

“我家几代人一直守护古城,尤其是我父亲,他把古城看得很重。4年前,他生病弥留之际还说想去古城边上走走。他常和我们说,古城是家的一部分,不管是谁都不能破坏,动一砖一石都不行!”曾经父亲竭力保护古城的事,呼格吉勒图至今难忘。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居住在周边嘎查的牧民纷纷开始盖新房,得知这里有座古城,城墙的石头很大也很平整,牧民们便开着四轮车、拖拉机来这里拉石头。“有一次,有人要拉石头,父亲劝说不住,最后他躺在古城墙上用身体誓死阻挡。拉石头的人看拗不过他,这才离开……”站在城墙下,呼格吉勒图为记者讲述父亲守城的过往。“后来有人找我父亲商量,每拉一车石头就给我家付点钱。还有人许诺,要是能答应拉石头就给我家门前垫一条石子路,但都被父亲拒绝了。慢慢地,大家都知道古城边有个守城的倔老头,有他护着,一块石头都搬不走。再后来,就没有人来拉石头了。”

尽管几代人依城而居,可古城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来历、何时修筑等等,呼格吉勒图一家起初并不了解。直到2006年,有考古学家考察研究,推断这里是赵武灵王所筑长城的终点,是建于2000多年前的重要军事要塞。困扰呼格吉勒图一家几代人的问题才终于有了答案。同年5月,达巴图古城遗址(高阙塞)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知几代人尽心守护的四方城墙原来是国家珍贵文物,呼格吉勒图为自己、为祖辈们的坚持感到欣慰和自豪,也更坚定了他们接力守护古城的决心。

随着历史文物学家对达巴图古城(高阙塞)遗址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一拨又一拨的游客慕名而来。依托古城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07年,呼格吉勒图和儿子布仁达来在家经营起了“牧户游”。每逢节假日,父子俩会迎来四面八方的游客,他家的生意也越做越红火。呼格吉勒图说,这是达巴图古城(高阙塞)对草原儿女的庇佑。

这些年,因为守护古城,呼格吉勒图一家多次荣获市级、旗级各类文保荣誉。客厅里,“保护遗产 光荣之家”的锦旗格外醒目,如父亲的嘱托时时提醒着呼格吉勒图:古城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也是家乡的一部分,必须守护好!

而今,在巴彦淖尔市,像伊拉乐图、韩根柱、呼格吉勒图这样的农牧民文物保护员已发展到100多名,他们自发地守长城、护长城,把对长城质朴而深厚的爱融入每一次的巡查中。

将守护进行到底

夏日,巍巍阴山满目青绿、生机勃勃。站在山顶极目远眺,巴彦淖尔秦汉长城犹如一条腾起的巨龙,或隐隐约约,或清晰可见,一路依山就险、因坡取势,连绵起伏地缠绕在重峦叠嶂中,可谓雄奇壮观……然而,随着时光推移,长城逐渐老矣。经过长期自然侵蚀风化、人类生产活动和历史环境变迁等影响,巴彦淖尔境内长城很多已坍塌或损毁,有的地面部分已经消失。保护长城文化遗产,成为摆在巴彦淖尔人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

除农牧民文保员对长城的日常巡查巡守外,这些年,巴彦淖尔文物保护工作者在长城的科学保护、修缮修复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保护长城,首先要摸清‘家底’,我们需要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为长城全面留存档案,进而实现对长城文物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说这话的是从事考古工作40多年的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研究员胡延春。40多年间,胡延春主持、参与的文保行动、文博项目研究不在少数,但在他心中,十几年前的那次对巴彦淖尔境内长城资源全面摸底调查让他至今难忘。

2007年—2011年,巴彦淖尔抽调文保精干力量,对境内长城资源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调查,胡延春就在其中。3年多时间,胡延春和同事们翻越阴山、徒步戈壁,经常一连几个月都吃住在野外。每一次进山,小组成员除了背少量的干粮行李外,还要背着沉甸甸的测绘工具和设备。山路陡峭难行,大伙儿扭伤脚、蹭破皮是常有的事儿,风餐露宿更是家常便饭……踏查长城枯燥而辛苦,可在胡延春和同事们看来,及早全面地为长城保存资料意义重大,再苦再累都值得!就是这一次扎实、广泛的田野调查,加上配合运用遥感影像、数字摄影等现代化科技手段,让巴彦淖尔文保工作者获取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长城资源数据库。

长城修缮,也是保护的重要环节。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院长朱明哲介绍,从1999年起,我市先后争取专项资金,对境内长城及沿线障塞烽燧遗址进行了11次修缮加固。记者随探访组沿长城徒步采访时看到,乌拉特前旗阿贵高勒段用夯土建造的赵长城已经用网围栏围起,小佘太秦长城张德禄湾段实施了补砌加固工程,乌拉特中旗境内的新忽热古城遗址也得以抢险加固……

“就地取材,修旧如旧”一直是长城修复秉承的原则。与朱明哲院长交流记者得知,和常见的砖石结构长城不同,巴彦淖尔秦汉长城大多倚山脊而建,全部用不规则的石块砌成,由于山间施工条件的限制,修复长城的工人师傅们只能如2000多年前的古人一般,完全靠人力修筑。多数材料也与古时一般就地取材,最大可能地保护了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沧桑古朴的历史面貌。

“的确,长城抢险修缮是一项技术活儿,也是细致活儿,需要下‘绣花功夫’去做。”乌拉特中旗文物专家刘斌这样说。在文物部门工作30多年,刘斌对中旗文物情况了如指掌,说起自己参与的每一项修长城工程,他深感荣耀和自豪。

在乌拉特中旗同和太——东希日朝鲁段长城遗址处,刘斌指着长城砌石与地面间形成的一个空隙告诉记者,这可不是修缮时砖石没有砌好,而是仿照古人的做法故意为之。几年前,施工方修缮这段长城时,按照原本方案,并未考虑排水因素。刘斌和同事在此前的大量研究中发现,古人在修长城时,已充分考虑到发山水时的排洪问题。“秦汉长城建于阴山之上,遇山洪冲刷很可能对墙体造成破坏,因此古人在修筑长城时,每隔一段就设置了排水设施。这些排水设施并不用专门费时费料修建,而是通过巧妙垒砌石块,利用砌石与低洼地面间形成的缝隙,以达到排水目的……”刘斌进一步解释说。最后,在刘斌和同事们的积极争取下,施工方组织专家重新论证并完善了施工方案。

在巴彦淖尔,因为有一大批像胡延春、朱明哲、刘斌一样的严谨敬业的文保专家,他们为长城保护研究倾注汗水、倾力付出,才让长城遗址更为完善地保存,才让今天的我们,更直观地感受长城的雄伟,更深刻地领略古人的智慧。

守护长城,不仅仅是对墙体本身的爱护和修缮,更重要的,是把长城精神传承、践行和弘扬下去。

这些年,巴彦淖尔市积极申请文物保护工程立项并实施一系列保护修缮工程,先后在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挂牌成立长城保护工作站。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巴彦淖尔市秦汉长城广申隆段、同和太——东希日朝鲁段等长城遗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巴彦淖尔至包头秦长城被列为万里长城形象标识段;高阙塞、鸡鹿塞、光禄塞等4个障塞被列为万里长城形象标识点,已列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

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里,“长城嬗替”被列为一个重要展览单元,平均每年有十几万游客入场参观。巴彦淖尔市先后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塞外列城》《河套长烟》《千古河套》等多部纪录片,在全国播映后反响热烈。先后组织各类长城摄影艺术展、长城主题书法笔会、长城书画作品展等以长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长城研究、保护、旅游等环节,长城文化和红色教育被引入中小学课堂,一系列新的“打开方式”,让人们对活在当下的长城有了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