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地理志·南阳郡》记载:“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方城。”《辞海·历史地理》:“方城,山名,在河南叶县南,方城县东北,西连伏牛山脉,春秋时楚国所筑方城经此东麓。”;《史记·正义·越王勾践世家》引《括地志》:“故长城在邓州内乡县东七十五里。南入穰县,北连翼望山,无土之处,略石为固……号方城。”在袁店东南八里岗处,丹水(古名菊水)流经此处后,叫长城河,岗下有长城铺村长城驿,此处为南阳通向关中的要道。
据专家考证,楚长城西起湖北竹溪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的邓州市,往北经过内乡县,再向东北经鲁山县、南召县、叶县,跨过沙河直达泌阳县,总长500多公里,是我国最早的长城,但确切地说是中国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长城。在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江汉一带的三苗人为抵御华夏族在边防线上筑起一系列凭险固守的城堡,这是中原地区出现得最早的防御工程。楚国继承了三苗人修筑的防御工程,加以重修和扩修,演变成了以后的楚长城。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楚国为“控霸南土,争强中国”,约在楚文王十二年(前678年)伐申灭邓之后,在南阳东北开始修筑长城。到了战国时期又进行了扩展构筑,西循伏牛山脉及白湍河分水岭入邓州市。“楚恃以守卫其北境”,以脊作界,因势造墙,作为争霸楚国的前沿阵地。从时间上讲比齐长城早约300年,比秦统一后大规模修的长城早约460年,是我国境内最早的长城。地图上显示,楚长城在整体布局上呈“门”字形,新扩展的那一部分应该是在“门”字的左腿上,而北大垛应该在“门”字左上角那一点上。
北大垛也叫白大垛,地处回车镇黑虎庙村、西沟村、大块地三村交界处的最高峰上,峰顶有一座祖师庙,庙内有清朝嘉庆年间碑文一通。白大垛寨墙分布在三村交界的每座山峰上,依山而建,时断时连,时隐时现,随山势上下起伏,宛如游龙;高有内城墙,垛与垛之间都有寨门,外有警哨小寨。城墙为石城墙(干垒石),高有1米—3米,宽有1.2米—1.5米,城墙规模大而规整,整体呈方形,故当地人称之叫“方城”,在隘口处有城门,形成了完整的防御体系。
其周围另有杏花寨、牛呤寨,分别称为“白大垛寨”的前哨、东大门,寨墙总长约20公里,面积大约50万平方米,有6个寨门,4个烽火台。据白大垛道教祠前碑文记载和相关史料推算,这段楚长城建于战国中晚期,以防秦入侵之用。现西峡县从隋朝公元581年—1949年元月属内乡县管辖,“白大垛寨”周围的屈原岗、白羽城、鄀国、孔子回车传说等都印证了楚国人曾经生活的痕迹。该山寨对于研究当地的人文历史有重要作用,是一处较为重要的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