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平型关:古长城上的历史记忆

来源:忻州日报
作者:张珍 2021-08-27 15:36:58

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东北部的平型岭脚下,一座明长城的关口因发生过著名的抗日战役而闻名,这便是平型关。由于关口狭窄,关城附近山势险要,道路崎岖,溪涧纵横,这里向来都是戍守重镇,曾是雁门关十八隘之一、中国九大名关之一。

如今,金戈铁马早已不见,而虎踞于原关城内的村落,以及平型岭上那些残缺的城墙和烽火台默默矗立,仍是历史的见证。

图片

01 了不起的长城

岁月打磨下的关城

平型关这座古堡,从南门到北门有近一公里,是镇守边关的重要军事基地。在平型关村村南的牌楼上,有“平型关”三个红色大字。后方的南城门高约3.5米、宽约2.5米,城门两侧的台基用条石砌筑,这里曾有瓮城一座,如今已难寻踪迹。从这个略显残旧的城门进去,就是现在的村落。沿着长约500米、宽约8米、纵贯老关道的村街向北走,略显参差的房屋分布在街道两旁。

这座明代的城堡,到了现在,轮廓仍算完整。城体底部基石为花岗岩,墙体夯土,平夯墁砖,构造坚固。数百年过去,村子四周的古老城墙轮廓仍在。据说堡内旧时曾设有文衙门、武衙门,建有规模可观的三教寺、碧霞寺等,不过如今多数已不见踪影。村子中央有一处坐南朝北的过街戏台,中间留了门洞,也是古关城的遗存。穿过戏台,再走不远就是关城北门。北门的城堡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石碣“平型关战役遗址”嵌在墙内。

登上北门城堡,眼前是一棵古老的大槐树。极目远眺,群山逶迤,苍天高远。而古堡四周,曾经高厚的堡墙依旧围在这个村庄四周,有的堡墙经不起天长地久的风吹雨打,部分已经坍塌。

图片

北门外有瓮城一座,目前保存较好。城墙上的古砖被风蚀得满目疮痍,北门曾几近坍塌,后经过修缮依旧矗立。两扇木门犹在,门上包裹的铁皮和镶嵌的蘑菇钉仅有部分残留,经过了岁月打磨,远远望去满是历史的沧桑。

从古堡到平型关关城,还有几公里的路。如今可以看到的是最近重建的长城与关楼。新建的关城上有座两层飞檐的关楼,虽然有气势,不过已非曾经的关楼,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经过翻修的崭新城墙蜿蜒盘旋向上,看不到尽头,远望可见不少曾经的烽火台,据说那些是明代长城的遗存。长城的另一侧,与繁峙县隔山相望的大同市灵丘县的山谷中,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隐约可见。

繁峙县文物保护所所长何宇飞介绍,明长城平型关段于1986年8月18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东通京都,西接雁门,南临阜平,北达大同,为全国九大名关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由平型关东段长城、西段长城、关口、平型关关堡、平型关西南角烽火台和平型关东南处烽火台构成。

多文化碰撞的遗存

事实上,平型关战役遗址地跨繁峙和灵丘两县,主战场位于繁峙和灵丘两县境界边。何宇飞说 ,平型关战役遗址于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和大同市灵丘县。

1937年9月,日本侵略者大举进犯山西,9月22日入侵平型关一带,平型关战役打响,主要战斗发生在今平型关外关沟、老爷庙、团城口和东西跑池一带。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关沟、老爷庙一带,打了中国抗日战争以来第一个大胜仗,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信心和勇气。

图片

2013年,繁峙县批复了平型关关城(关口堡)及长城墙体保护工程的设计方案,并于2015年开工,对平型关关城(关口堡)进行重点修复,长城墙体内部为夯土,外侧采用块石包砌,顶部恢复垛堞、女儿墙等砖砌围护设施,关城西门依据原东门形制在原址上修复。对平型关东段和西段长城墙体部分进行重点修复。

据繁峙县政府办副主任宫慧亮介绍,繁峙县平型关战役遗址与明长城——平型关段相辅相成,平型关堡和平型关关口更是平型关战役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重要标识,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笔者了解到,明长城平型关段自古以来即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两种文明不断地碰撞交融,在该地形成了独特的边塞文化,并留下了诸多遗迹,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民俗习惯,遗留下不少与边塞文化相关的诗文。其次,该段长城景观完整并丰富,长城文物集烽火台、关堡、关口、边墙、遗址和敌台于一体,长城修筑集土石夯筑、石砌、砖包多种修筑方式为一身,长城修建因险制宜,在关口处建城,城连边墙,城外建堡,烽火台拱卫传警,展现了完整的明代军事防御体系,平型关段长城还遗留藏兵洞、军火库、文武衙门、练兵场等诸多长城文物遗迹,平型关村更是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明清街区格局,以上诸多长城景观,彼此依护形成整体,为平型关段长城所特有,在山西省境内都独树一帜,形成独特的长城文化。另外,该段长城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在此打响,成为国共合作的典范,具有重要的革命纪念意义,展现出除了边塞长城文化外特有的红色革命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奋发抗战的精神特质。

02 长城脚下我的家

村庄四面环山,河流穿村而过,周围群峰耸立,绿树成荫,清凉宜人……长城在不远处的山脊上蜿蜒,上方的敌台清晰可见。这里,是位于忻州市繁峙县神堂堡乡的茨沟营村,亦被称为“应关城”,其明代为边塞要地,驻军所在。如今,几经变迁,昔日显赫的茨沟营已繁华散尽,这里只是长城脚下被人遗忘的古老村落。但世外桃源般的如画美景,依旧让来者流连。

苍茫古堡

尚未入村,大路旁“首批中国传统村落”的招牌就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自东向西走进茨沟营村,首先看见的是石砌的外城城门。村口的一座碧霞祠,是村子里年代最久远、最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建筑了。这座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的碧霞祠,基本保存了原貌。钟楼和鼓楼摇摇欲坠,但依然坚守。祠内雕栏、画栋、泥塑、壁画栩栩如生。还有两棵两百年以上的松树。殿前立有万历九年的《东岳泰山庙碑记》石碑,据碑文记载,碧霞祠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军民一起兴工至万历四年完工。据神堂堡乡党委书记马晓华介绍,如今每年都有庙会,非常热闹。据说兴盛时,村里有12座大型寺庙,现仅存村口这处碧霞祠了。

堡内原有东门、西门、南门,目前,西门已经消失,南门残存缺口,东门保存较好。

图片

穿过外城城门,道路两旁果树林立,树林边是潺潺的水声,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顿觉神清气爽。西行一百多米,便是茨沟营的东门城楼,高大的城楼让人联想到茨沟营古堡当时的雄伟。城楼基座为砖砌,券洞贯穿东西,上筑门楼三间,进深三间,前设披檐,城门镶嵌明万历年间石匾一块,阴刻楷书“应关城”三字。据城门楼北壁明代天启三年嵌碑“新建楼阁碑记”叙述,“应关城”也称“茨沟营”,城楼为少见的双重门楼,一座在砖券拱门之上,另一个却是悬空的,靠木柱支撑。关帝庙就设在东门城楼中,从城楼一侧的石阶拾级而上,可以近观这座建于近四百年前的阁楼和它依附的城楼,阁楼上的碑文亦保存完好,在阁楼两边的墙上,颂扬关圣武德的壁画依旧完好地保留着,画面栩栩如生。

在城堡内,一条东西大街贯通东、西城门,部分城墙大体可见。据介绍,街道北边临东门处为衙署,南门附近为兵营,东城门北为军火库基址,现存石砌台基,其余现在俱已无存,大多都成为村民房舍。在这个古村落,新民居很少,全村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石砌民居的风格,房子均用天然的石头、泥土和木材做成,连院子的围墙和田垄都用天然石块砌成,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石头村。

北面山顶敌楼为全村最高点,顺着村子西边一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便可以看到。

军事重镇

明清两代,这里一直是内长城一线上的重要关隘要塞和军事重镇。据村中东城门楼明代万历年间额嵌石匾“应关城”和城门楼北壁明代天启三年嵌碑“新建楼阁碑记”记载,茨沟营始建于明代万历初年,明朝时曾在茨沟营设参将控制三关。在明清时期,茨沟营的军事战略地位非常显赫,当时,茨沟营属直隶省正定府阜平县,驻防管辖范围包括今属河北省涞源县、阜平县,山西省灵丘县、繁峙县的37座茨字号长城敌楼,以及阜平龙泉关、山西固关。

据何宇飞介绍,明长城茨沟营段建于明中期,明代隶属真保镇;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设茨沟营设巡司一员戍守。明嘉靖年间在群山峻岭的茨沟村驻军建营,自此后便改名“茨沟营”。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建竹帛口段、茨沟营西岭段和茨沟营南岭段。明万历三年(1575年)开始修筑茨沟营堡长城,明万历四年修筑完成,为明真保镇分守龙固二关参将驻地。

图片

明长城茨沟营段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竹帛口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茨沟营堡、明长城茨沟营西岭段和明长城茨沟营南岭段构成。其中,茨沟营堡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堡墙周长1676米,堡墙上现存2座敌台,西北部制高点为北敌台,西南部制高点为南敌台,仅存台基;茨沟营堡内还有明代古建筑碧霞祠、应关城城楼等。明长城茨沟营西岭段长度为159米,石砌长城。明长城茨沟营南岭段长度为126米,石砌长城。

何宇飞说,明长城茨沟营段是拱卫北京的重要屏障。从选址到布局经过了严格考察,并充分结合地形,营堡和长城墙体依山形地势而建,与山脉、河流融为一体。明长城茨沟营段为砖石结构,外墙为毛石垒砌,白灰糯米浆灌缝,背里从坍塌处可见墙芯为碎石、灰泥分层砌筑;敌台由实心台底、暗室台中、露天台顶三部分组成,每层顶砌筑菱角砖檐。台底南北接长城,基座条石砌筑。

1986年,山西省政府公布明长城茨沟营段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成立了繁峙县韩庄和茨沟营长城文物管理所,对明长城——茨沟营段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