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晋蒙交界的长城遗址

来源:民盟山西省委
作者:王维平 2020-11-06 16:01:10

  山西是长城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晋蒙边界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前沿,地理位置险要,军事地位突出,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在此修筑长城,留下了许多长城遗迹,偏头关、雁门关、平型关、娘子关等名闻史册的关隘都位于这一区域。这些遗迹时间跨度大、区域分布广、类型多样、遗存遗迹丰富,放眼全国亦属不可多得。尽管许多学者都对长城进行过研究,但是专门针对山西长城文化价值的研究尚显不足,对晋蒙边界长城文化内涵的研究成果更不多见。希望本文可为今后关于长城遗址的研究提供一份思考。

  寻访晋蒙交界的长城遗存

  我们对山西境内的长城遗址考察了六次,其中三次在晋蒙边境,包括偏关县的偏头关、丫角山、好汉山、寺沟段长城及关河口、老牛湾、乾坤湾景区,朔州市的平鲁长城,右玉县的三十二长城,左云县的摩天岭长城,天镇县的李二口长城,阳高县的守口堡段长城。此外,我们还对散落在长城沿线的古堡,包括威远古堡、铁山堡、助马堡、得胜堡、新平堡、守口堡、镇边堡、老营堡、老牛湾堡、杨家岭堡等古堡进行了考察。每段长城和古堡都具有不同的风貌和特点,给人带来的感官体验和精神感受也各不相同。

  位于偏关县附近的寺沟段、老牛湾段长城,是著名的长城黄河握手处。寺沟段长城面朝黄河,与黄河蜿蜒平行,虽然风化较严重,但依然能窥见其当年雄姿。老牛湾段长城沿线古堡众多,其中老牛湾堡南接偏头、北控黄河,明时为屯兵城堡,堡中空心敌楼望河楼位于悬崖之上,俯视着黄河。寺沟段、老牛湾段长城因有黄河及悬崖峭壁作陪,整体景观立体、恢弘、壮观,尤其是在黄河弯道的自然景观映衬下,时间和空间相互交错,历史与自然相互融合,透露着长城带来的历史震撼与古朴苍凉的魅力。

  位于左云县五路山的摩天岭长城和天镇县的李二口长城,雄踞于崇山峻岭之上,在数百年的自然风化中已严重断裂破损,但整体上依然保持着较好的连贯性和完整度。长城随山势延绵起伏,沿山脊蜿蜒而上。站在高点,未经修饰的明代古长城一览无余,是一处“远可观近可攀”、极具代表性的长城遗址景观,成为许多徒步和登山爱好者的“打卡地”。

  相对于长城带给人们的恢弘气势和悲壮感受,古堡则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场景和人文故事。位于右玉县西部的威远古堡,建于明初,形为四方,大部分城墙已毁,仅存两段,一段是百米长的土墙,一段为半包围结构墙体。听闻古时多有饱学之士贬于此地,颇具文人守边的特点,而今古堡附近的威远村仍有3000余人居住,沿袭着农耕文明古老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令人不禁感慨,古堡常在而生活在这里的人却世代在变。

  位于大同市新荣区西北部的驻马堡,为塞外四堡之一。堡北墙保存较完整,其余墙体毁坏严重,零星散落于村落内外。有大小门楼各一座,保存状况良好,部分包砖有翻修痕迹。驻马堡中仍有居民居住,民房五道庙与城墙遗址融为一体。夏日午后,村民十几人成群坐在门口,颇具生活气息,冲淡了古堡的历史沧桑感,让人感觉历史不再那么遥远。

  长城是民族互动与融合的历史见证

  长城是一堵由人力建造的边界立墙,长城两边的百姓至今仍称之为“边墙”。它是中国古代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文明的分界线,其功能主要是威慑、防御以及作为进攻的基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为民族统一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提出:“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都阻碍了经济发展,摧毁了大批生产力。”在世界历史中,很多古老辉煌的文明都是在野蛮铁骑的冲击下毁灭和消亡的,而唯独中华文明虽历经战略与异族侵略仍然绵延不绝。这其中长城功不可没。作为北方边境线上的一道战略屏障,长城不仅在历朝历代有效维护了中原文明的大一统格局,同时还铸就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社会形态,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虽然长城曾经屡遭突破,但大部分时候都能有效延迟和阻隔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侵扰,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各民族的血脉,传承了各民族的文化。

  为中原农耕文明提供了安全保障

  长城作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军事防御工程,其险峻的地势和坚固的防御工事,不仅能在战时作为守城的坚固阵地,阻止敌方骑兵的快速进攻,同时也能在中原王朝转入战略进攻态势时,作为后方的重要补给营地,为前线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可以说,长城的修建充分发挥了其在军事防御和后备保障上的战略作用,有效地保证了农耕地区较长时期稳定的生产生活秩序,为中原王朝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对北方游牧民族形成一定威慑

  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来看,修建长城是一个超级工程。当一堵蜿蜒万里的坚固城墙屹立在边境上时,它对游牧民族的威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强大国力和军事实力的彰显,让城墙外的游牧民族看到了城墙内中原王朝强大的国家力量,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畏惧而不敢轻动。

  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的连接线

  虽然长城在地理空间上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分隔开来,但自秦汉至明清,在绵延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长城沿线的许多关口都成为农、牧两大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场所或中心。《史记·匈奴列传》中称匈奴“乐关市,嗜汉财物”,《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其往往“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明史·方逢时传》记载:“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长城一线成为当时最大的贸易市场和物资供求、集散基地。从这个意义上讲,长城无疑承担起了促进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交流和融合以及加强两种经济的联结、互动的重任。许多学者都把长城比作一个拉链,它的存在将各民族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长城积淀着古老民族的文化意识

  长城是国家力量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它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早已被世界承认,不仅对中国的旅游事业作出了贡献,而且对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外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彰显了中华民族“知止”而守、以和为贵的品质

  中国人信奉“知止而后定”,安定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大部分历史时期,中原王朝的势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延伸到长城以外的草原地区,但当政者自我划界,以长城为守,将自己的力量适度约束起来。大部分朝代的统治者都倡导教化和仁政,追求和平,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说,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民族,与欧洲人推崇竞争、开发、永无平静、永不知足的具有进攻性和侵略性的人生观不同,他们更加爱好和平,不会试图通过侵略和扩张来达到发展的目的,而是强调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生存。

  表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特质

  长城的修建对于各个朝代来说,都是一个规模宏大而又任务艰巨的超级工程。在当时技术水平落后的条件下,古人用他们的智慧、勤劳和血汗建造了迄今为止仍然让我们叹为观止的伟大奇迹。中国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怕吃苦的品质,以及中华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凝聚力和集体力量,都是其他任何民族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吃苦耐劳、勇于坚守的长城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和文明,而这种精神也最能代表我们的民族特性,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精神象征意义。

  体现了中华民族似水般“至善”“至柔”、愈挫愈勇的韧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古老的东方智慧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史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世界古代史上的辉煌文明,或断裂,或消亡,唯有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仍经久不衰,至今依然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纵观历史,每一次异族的打击和侵略对以汉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都是一次文明洗礼。长城既是一堵御敌长墙,也是一道文明长堤,中华文明的强大力量既能够抵御外侮,也能够在包容发展中历久弥新。放眼当今世界,风云际会,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韧性有利于我们应对各种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它见证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光辉发展史,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涵。弘扬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唤起积淀在人民心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文化意识,正是我们保护长城文化遗址的意义所在。

  (作者:王维平 民盟山西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