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保护长城,人人有责,未开放长城,禁止攀登”的醒目警示牌,一边是“只要给钱,就可以进入”的现实,这真是一种讽刺。因风化侵蚀和年久失修,古长城本已十分脆弱,再遭遇野蛮旅游,其处境更令人担忧。
野蛮旅游对古长城的伤害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显性”的,游客乱涂乱画、乱扔垃圾、随地便溺等不文明行为对古长城构成了直接伤害。二是“隐性”的,野蛮旅游背后折射出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不被尊重、不被善待的深层问题。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除了村民暗开栈道违规收费,一些长城环保的志愿者和长城保护工作人员也做起了“监守自盗”生意。除了驴友和散客,一些旅行社也盯上了这块“肥肉”。据媒体报道,近年来组团到野长城的旅游团越来越多,周边的农家乐、民宿、垂钓园、停车场等生意兴隆,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
事实上,对于上述行为的管理并非没有负责部门,只是管理存在漏洞,甚至流于形式。有关部门今天立个警示牌,明天没收几个梯子,或者走马观花巡查一下,根本管不住那些善于“打游击”的村民和“不务正业”的伪志愿者。有媒体记者在今年6月、8月进行了两次暗访,乱象并未有实质改观。
从媒体调查看,野蛮旅游伤害“野长城”的现象长期存在。给人的感觉是,管理部门和当地村民、志愿者形成一种“默契”——你管你的,我干我的,风头紧的时候躲一躲,风头一过一切照旧。这样的监管形同虚设,保护“野长城”需要动真格,斩断野蛮旅游背后的灰色利益链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