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黑龙江省文化遗存保护取得显著成果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记者 董云平 2019-07-15 15:30:00

近年来,黑龙江省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传承,众多的文物资源不断被发现和挖掘,文物保护取得显著成果。

国有可移动文物30余万件/套

黑龙江省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遗存丰富,不可移动文物自成特色,包含了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各类遗存,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东北远古文明的起源、疆域形成、民族融合与迁徙和近代化进程。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黑龙江省调查登录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0759处,其中古遗址6537处,古墓葬341处,古建筑126处,石窟寺及石刻3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484处,其他234处。

其中,黑龙江省共调查登录近现代建筑3484处,占黑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总量32.4%,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中东铁路建筑群保存较完整、设计精美、类型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值得寒地建筑借鉴的科学价值。20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的工业、商业遗址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大型工业企业,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城市苏联援建的大工厂,大庆油田早期的建筑等,记录了黑龙江省乃至我国东北近现代工业发展的艰难曲折历程。

此外,根据长城资源调查结果,2012年国家文物局下发文件,正式认定黑龙江省长城资源分布在5个县、区,墙体总长度为266.285千米。这标志着黑龙江省长城名正言顺地纳入全国长城序列,成为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2012年至2017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黑龙江省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摸清了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确认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284家,分布于文化、文物、农垦、石油、森工、教育等11个行业;登录国有可移动文物308812件/套,实际数量610353件,其中珍贵文物47067件/套。

文化遗存丰富反映东北文明进程

据介绍,通过黑龙江省几代文物工作者的努力,黑龙江省众多的文物资源不断被发现和挖掘。全省已掌握的文化遗存从旧石器时代直到近现代遗存量丰富,历史链条清晰,表明黑龙江省自古以来就与中原有着密切的联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东北远古文明的起源、疆域形成、民族融合与迁徙和近代化进程。

相对于其他省市,黑龙江省保存完好的大遗址特别是遗址群数量众多。自2012年以来,先后在大兴安岭地区发现37处彩绘岩画遗址,3850余单幅彩绘岩画,是目前黑龙江省发现岩画数量最多、区域最广、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的地区,从考古学和民族学角度改写了大兴安岭文明进程的历史。与此同时在大兴安岭腹地发现与岩画并存的呼中区北山洞遗址,经考古发掘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至汉魏时期这里均有人类活动,为黑龙江省发现的最北一处旧石器时期遗址。

2015—2017年,在对饶河小南山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后,发现大量玉器标本,经碳十四测定距今9000年左右,玉器类型确定为我国乃至东亚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久远的一批玉器,早于我国目前已知最早出现玉器的兴隆洼文化1000余年,开创了我国史前用玉之先河。

通过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等,在三江平原地区陆续发现了600余处汉魏时期的古遗址,包括聚落址和城址,分布于双鸭山、佳木斯、七台河和牡丹江等地,城址达270处,仅一处国保单位“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就包含118处。几百座古城址、聚落址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遗址群落,体现着昔日的“北大荒”在汉魏时期已进入了国家阶段,是研究黑龙江文明起源的重要载体。

黑龙江省的长城遗址分布在齐齐哈尔和牡丹江两地5个县、区,墙体总长度为266.285千米,形成唐渤海时期和金元时期规模庞大的防御体系。侵华日军罪证遗址中731旧址列入国保单位,有24处遗址,东北要塞遗址含东宁、虎林虎头、孙吴胜山三大遗址群,成为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中东铁路在黑龙江省境内长约984公里,沿线建筑群共包含865处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型单体建筑1200余栋,是黑龙江省一处数量众多的工业遗产和线性文化遗产。

此外,在近现代和当代史中,黑龙江地区还是抗日、抗美援朝、东北剿匪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之一,革命文物遗址众多,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的光荣历史,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是黑龙江省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不断繁衍生息、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祖国边疆的历史见证,也是确保民族统一和维护疆域完整的重要证明。

同时,近年来黑龙江省非遗保护传承也取得很大成果。截至目前,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有34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有286项。其中赫哲族伊玛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望奎皮影戏作为中国皮影戏的扩展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